白云堆为朗元白上人赋

要使闲身到处闲,白云堆里著禅关。 龙归不觉袈裟湿,犬吠方知杖锡还。 有用一时苏大旱,无心终日在空山。 万松岭上何人屋,秪许平分住半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禅关:指僧人修行的地方,这里指禅寺。
  • 袈裟:僧人穿的衣服。
  • 杖锡:僧人所持的锡杖,常用来象征僧人的身份和修行。
  • :缓解,这里指解除。
  • (zhī):只,仅仅。

翻译

想要让闲散的身体随处都能闲适,白云堆积的地方就是禅寺所在。 龙归时袈裟不觉湿了,犬吠声才知是僧人持杖归来。 有用的时刻能解除大旱,无心之时则终日留在空山之中。 万松岭上是谁的屋子,只允许平分住半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禅寺的宁静生活。诗中“白云堆里著禅关”形象地表达了禅寺的幽静与超脱,而“龙归不觉袈裟湿”则巧妙地描绘了山中天气的变化与僧人的超然。后两句“有用一时苏大旱,无心终日在空山”则体现了僧人既有济世之能,又保持内心的空灵与自在。最后两句以问句作结,增添了诗意,也表达了僧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