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云图
上山看云云在天,下山看云云在山。朝行巳与云俱出,暮归复与云俱还。
在山之云不可执,在天之云不可攀。白衣苍狗须臾变化岂有定,乃在孝子方寸之中间。
刘郎有亲舍杉关,关上白云长自闲。驱驰王事归养不可得,岂畏七闽尚去行路之多艰。
朅来西湖弄潺湲,春风好鸟鸣??。思亲不见出涕潸,衣裳在笥空斑斓。
他年彩诰或可须,累累印绾青丝纶,君恩一日如赐环。
刻木肖像双亲颜,并州参军若是班。此图此意百千万载留人寰,吾诗夸矣人其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巳 (sì):古代地支的第六位,这里指早晨。
- 白衣苍狗:比喻变化无常。
- 须臾 (xū yú):片刻,一会儿。
- 方寸:指心。
- 杉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七闽:指福建,古代福建有七闽之称。
- 朅来 (qiè lái):离去后再次回来。
- 潺湲 (chán yuán):水流声。
- ?? (guàn guàn):鸟鸣声。
- 涕潸 (tì shān):流泪。
- 笥 (sì):古代盛放衣物的方形竹器。
- 斑斓: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
- 彩诰:古代皇帝赐予的诏书。
- 累累:形容多,连续不断。
- 印绾 (wǎn):系结印章的丝带。
- 青丝纶:指皇帝的诏书。
- 赐环:古代官员被贬后,皇帝赐予环佩,表示召回。
- 刻木肖像:雕刻木头制作的人像。
- 并州参军:古代官职名。
翻译
上山看云,云在天上;下山看云,云在山间。早晨出行时云与我一同出发,傍晚归来时云也与我一同返回。山间的云无法捕捉,天上的云无法攀登。云彩变化无常,如同白衣苍狗,片刻之间变化不定,这变化就存在于孝子的心中。刘郎的亲人住在杉关,关上的白云悠闲自在。为了王事奔波,无法回家奉养亲人,岂能因为福建路途艰难而畏惧不前。离开西湖后再次回来,春风中鸟儿鸣叫,水声潺潺。思念亲人而无法相见,泪水涟涟,衣裳放在竹器中,色彩斑斓。将来或许有一天能得到皇帝的诏书,印章丝带累累,君恩如同赐环。雕刻木头制作的双亲肖像,就像并州参军那样。这幅图画和这份心意,将千百年流传在人间,我的诗虽然夸张,但人们可以删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云的变化无常,比喻人生和情感的复杂多变。诗中,“白衣苍狗”和“须臾变化”形象地表达了云的瞬息万变,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孝子内心的波动。诗人通过对云的观察,抒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王事奔波的无奈。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未来可能的荣誉和回归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无法改变的无奈和接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