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云为松江禇伯嘉赋

三泖溶溶映九峰,白云飞处认吴淞。 思亲甚似狄仁杰,尚友当如陆士龙。 鹤鸟每从秋枕听,鲈鱼曾向午盘供。 十年不作华亭梦,月落空闻北寺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泖(mǎo):指松江的三个湖泊,即泖湖、泖港、泖溪。
  • 溶溶:形容水面宽广平静的样子。
  • 九峰:指松江附近的九座山峰。
  • 吴淞:即吴淞江,流经上海的一条江。
  • 狄仁杰:唐朝著名政治家,以孝顺著称。
  • 陆士龙:陆机,字士龙,西晋文学家,与兄陆机并称“二陆”。
  • 鹤鸟:指仙鹤,常用来象征长寿或高洁。
  • 鲈鱼:一种美味的鱼,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 华亭:古地名,在今上海松江附近,陆机曾在此地有“华亭鹤唳”的典故。
  • 北寺钟:指北寺的钟声,北寺可能指的是松江的某一寺庙。

翻译

三泖湖水宽广平静,映照着九座山峰,白云飘过时,让人认出了吴淞江的方向。 思念亲人之情,深似狄仁杰的孝心;寻找知音,当如陆士龙那样的高洁。 每当秋夜,常听到仙鹤的鸣叫;午间,曾有鲈鱼作为盘中佳肴。 十年过去,不再做华亭的美梦,月落时分,空闻北寺的钟声。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松江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向往。诗中“三泖溶溶映九峰”描绘了松江的宁静美景,而“白云飞处认吴淞”则巧妙地引出了对家乡的怀念。后句通过对狄仁杰和陆士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孝道和友情的重视。结尾的“十年不作华亭梦,月落空闻北寺钟”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