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猎图

终南进士乃好武,野魅山精皆部伍。 蒐田也欲从四时,作气恍如聆一鼓。 铜钲先鸣地欲裂,皂盖后张风为举。 蹇驴足跛不受鞭,良犬尾摇何用组。 锦绦未许纵苍鹰,铁絙犹能缚玄虎。 跳踉众鬼为卒徒,矍铄一翁作谋主。 或为狼顾背拔鎗,或作猱升前试斧。 鸱鸣口应已张弓,蛇偃肩担来彀弩。 身凭大盾宛转遮,手弄飞槌高下舞。 坐作击剌众莫当,进退超骧孰敢侮。 狰狞以觉口吐牙,轻捷浑疑臂生羽。 逐禽不假御车舆,获兽何劳施网罟。 亦知尘世有司存,颇类神仙足官府。 画工后辈效前人,戏笔何年追旧谱。 已无吴生名坛场,复有颜辉好奇古。 周易取象车载一,韩子送穷名数五。 如斯情状不易知,更欲形容亦良苦。 谩于唐殿啖虚耗,何似渔阳制胡虏。 且须留取作岁除,爆竹一声春满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终南进士:指钟馗,传说中的捉鬼大神。
  • 野魅山精:指山林中的鬼怪精灵。
  • 部伍:指军队。
  • 蒐田:打猎。
  • 作气:振奋士气。
  • 聆一鼓:听到鼓声,古代打仗时用鼓声鼓舞士气。
  • 铜钲: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似钟。
  • 皂盖:黑色的车盖。
  • 蹇驴:跛脚的驴。
  • 不受鞭:不听从鞭策。
  • 良犬:好狗。
  • 尾摇:摇尾巴,表示高兴或顺从。
  • :绳索。
  • 锦绦:彩色的丝带。
  • 纵苍鹰:放飞苍鹰,指打猎。
  • 铁絙:铁链。
  • 缚玄虎:捆绑黑虎。
  • 跳踉:跳跃。
  • 众鬼:许多鬼怪。
  • 矍铄:形容老人精神健旺。
  • 谋主:主谋。
  • 狼顾:像狼一样回头看。
  • 背拔鎗:从背后拔出长矛。
  • 猱升:像猿猴一样攀爬。
  • 试斧:挥动斧头。
  • 鸱鸣:猫头鹰的叫声。
  • 口应:口中应和。
  • 张弓:拉开弓箭。
  • 蛇偃:像蛇一样弯曲。
  • 肩担:肩上扛着。
  • 彀弩:拉开弩。
  • 大盾:大型的盾牌。
  • 宛转遮:灵活地遮挡。
  • 飞槌:飞快的锤子。
  • 高下舞:上下舞动。
  • 坐作:坐着进行。
  • 击剌:攻击刺杀。
  • 进退超骧:前进后退,超越奔驰。
  • 狰狞:凶恶的样子。
  • 口吐牙:露出牙齿。
  • 轻捷:敏捷。
  • 浑似:完全像。
  • 臂生羽:手臂像长了翅膀。
  • 御车舆:驾驶车辆。
  • 网罟:捕鱼的网。
  • 司存:存在。
  • 颇类:很像。
  • 神仙足官府:神仙般的官府。
  • 画工:画家。
  • 效前人:模仿前人。
  • 戏笔:随意的笔触。
  • 追旧谱:追寻古老的画谱。
  • 吴生:指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
  • 名坛场:著名的画坛。
  • 颜辉:指颜真卿,唐代书法家。
  • 好奇古:对古物有浓厚的兴趣。
  • 周易取象:从《周易》中取象。
  • 韩子送穷:韩愈的《送穷文》。
  • 名数五:指五种穷鬼。
  • 如斯情状:这样的情景。
  • 不易知:不容易理解。
  • 更欲形容:更想要描述。
  • 亦良苦:也很辛苦。
  • 谩于唐殿:在唐朝的宫殿中。
  • 啖虚耗:吃空耗。
  • 渔阳:地名,今河北省境内。
  • 制胡虏:制服胡人。
  • 留取作岁除:留下来作为年终的装饰。
  • 爆竹一声:放鞭炮。
  • 春满宇:春天充满天地。

翻译

钟馗这位终南山的进士喜好武艺,山林中的鬼怪精灵都成了他的军队。他打猎时也遵循四季的规律,振奋士气就像听到鼓声一样。铜钲一响,地动山摇,黑色的车盖随风飘扬。跛脚的驴子不听鞭策,好狗摇着尾巴,无需绳索。彩色的丝带不允许放飞苍鹰,铁链却能捆绑黑虎。跳跃的众鬼成为他的士兵,精神矍铄的老人是他的主谋。有的像狼一样回头拔出长矛,有的像猿猴一样攀爬前试斧头。猫头鹰叫声中张弓,蛇弯曲肩上扛着弩。身体灵活地用大盾遮挡,手上下舞动飞快的锤子。坐着进行攻击刺杀,前进后退,超越奔驰,无人敢侮。凶恶的样子露出牙齿,敏捷得像手臂长了翅膀。追逐猎物不需要驾驶车辆,捕获野兽也不必使用网。虽然知道尘世有其存在的规律,但这样的情景很像神仙般的官府。画家们模仿前人,随意的笔触追寻古老的画谱。已经没有吴道子那样的名画家,颜真卿对古物有浓厚的兴趣。从《周易》中取象,韩愈的《送穷文》中有五种穷鬼。这样的情景不容易理解,更想要描述也很辛苦。在唐朝的宫殿中吃空耗,不如在渔阳制服胡人。留下来作为年终的装饰,放鞭炮一声,春天充满天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钟馗带领鬼怪精灵打猎的壮观场面,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钟馗的英勇和鬼怪们的各种动作。诗中不仅赞美了钟馗的武艺,也反映了作者对古代画家的敬仰和对古物的兴趣。通过对打猎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艺术魅力。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