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潮轩图为夏伯玘题
观水必观澜,听潮每听音。
乃于无声处,见此天地心。
方其潮未上,大江一蹄涔。
将耳欲听之,寥寥杳难寻。
及夫潮既落,汹涌成消沉。
又复以耳听,默默真如瘖。
惟于初至时,辟阖阳与阴。
吹地殷鼙鼓,从风鉴铁金。
之子于此轩,危坐正其襟。
悟兹寂感理,阅尽古与今。
已无言语述,况著丹青临。
我听不以耳,孰知听逾深。
拟将布声意,写入无弦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观水必观澜:观察水流时必须观察其波澜。
- 听潮每听音:听潮声时总是要聆听其声音。
- 乃于无声处:就在那没有声音的地方。
- 见此天地心:体会到天地的本心。
- 大江一蹄涔:大江如同蹄印中的积水。
- 寥寥杳难寻:空旷深远,难以寻找。
- 汹涌成消沉:汹涌的潮水变得平静。
- 默默真如瘖:沉默无声,就像哑了一样。
- 辟阖阳与阴:开启和关闭,象征阴阳的交替。
- 吹地殷鼙鼓:吹动大地,如同敲响战鼓。
- 从风鉴铁金:随风而动,如同检验铁和金。
- 之子于此轩:这个人在这座小亭中。
- 危坐正其襟:端正地坐着,整理衣襟。
- 悟兹寂感理:领悟这种静与动的道理。
- 阅尽古与今:看遍了古今。
- 已无言语述:已经无法用言语描述。
- 况著丹青临:更何况用绘画来表现。
- 我听不以耳:我听不是用耳朵。
- 孰知听逾深:谁能知道听得更深。
- 拟将布声意:打算表达声音的意义。
- 写入无弦琴:写入没有弦的琴中。
翻译
观察水流时必须观察其波澜,听潮声时总是要聆听其声音。就在那没有声音的地方,体会到天地的本心。当潮水未涨时,大江如同蹄印中的积水。想要用耳朵去听,却空旷深远,难以寻找。等到潮水退去,汹涌的潮水变得平静。又再次用耳朵去听,沉默无声,就像哑了一样。只有在潮水初至时,开启和关闭,象征阴阳的交替。吹动大地,如同敲响战鼓,随风而动,如同检验铁和金。这个人在这座小亭中,端正地坐着,整理衣襟。领悟这种静与动的道理,看遍了古今。已经无法用言语描述,更何况用绘画来表现。我听不是用耳朵,谁能知道听得更深。打算表达声音的意义,写入没有弦的琴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潮水的涨落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和自然的循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大江一蹄涔”、“吹地殷鼙鼓”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潮水的变化。同时,通过“悟兹寂感理”等句,传达了作者对于静与动、古与今的哲理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