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录五赤乌碑

· 唐奎
吴淞江上袁公垒,千年何处寻遗址。 石犀半落江水中,秋老芦花三十里。 五百马尘今尚飞,啾啾赤子将安归? 月明古堞急鼓鼙,孤臣有泪空沾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乌碑:赤乌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年号,赤乌碑指的是吴国时期的石碑。
  • 吴淞江:位于今上海市的一条江。
  • 袁公垒:指袁绍在吴淞江边的军事堡垒。
  • 石犀:古代用于镇水的石制犀牛。
  • 秋老芦花:秋天成熟的芦花。
  • 五百马尘:形容军队行进时扬起的尘土。
  • 啾啾赤子:指无辜的百姓。
  • 古堞:古代城墙。
  • 鼓鼙:古代军中乐器,用以激励士气。

翻译

在吴淞江边,袁公的堡垒,千年之后,遗址何处寻? 石犀半沉江中,秋深芦花绵延三十里。 五百战马扬起的尘土依旧飞扬,无辜的百姓又将何去何从? 月明之夜,古城墙上急促的鼓声响起,孤独的臣子泪湿衣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吴淞江边袁公垒的遗址,以及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通过“石犀半落江水中”和“秋老芦花三十里”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战乱中百姓命运的关切和对孤独臣子的同情,情感深沉,意境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