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录五赤乌碑

· 唐奎
耶城东来芦子渡,万顷芦花失江路。 明月清秋作雪飞,村中不见将军墓。 只今海内风尘昏,移家来就渔樵伦。 处处桑麻有闲地,纷纷桃李傍公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乌碑:古代碑刻,赤乌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年号。
  • 耶城:即耶律楚材城,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
  • 芦子渡:地名,位于南京附近。
  • 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 失江路:迷失了江边的道路。
  • 雪飞:比喻芦花如雪般飘飞。
  • 将军墓:指某位将军的坟墓。
  • 风尘昏:比喻世道混乱。
  • 渔樵伦:指渔夫和樵夫的生活。
  • 桑麻:泛指农作物。
  • 傍公门:靠近官府的地方。

翻译

从耶城东边来到芦子渡,眼前是广阔无垠的芦花,连江边的道路都迷失了。在清秋的月光下,芦花如同雪花般飘飞,村中已不见昔日将军的墓地。如今国内局势混乱,我选择移居到渔夫和樵夫的生活中去。处处都是种植桑麻的闲地,纷纷的桃李树也靠近了官府的门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从繁华都市迁徙至宁静乡村的画面,通过对芦花、月光、将军墓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万顷芦花失江路”和“明月清秋作雪飞”等句,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