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野泽
大野自为泽,济流安得通。
渟涵就深广,蟠际渺西东。
揭帆入洪澜,尽此一日风。
青山若浮髻,隐见云烟中。
不知何乡聚,欲辨已冥蒙。
兹惟开辟来,岂固疏凿功。
捐小以成大,地利乃丰崇。
至今徐兖郊,桑麻岁芃芃。
贿迁擅工贾,组丽连仆僮。
矧时漕事兴,舟航密如蓬。
宝藏在山海,其益无终穷。
一令民生遂,坐致国本充。
非吾黄帽郎,孰讯白凫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野泽:古代湖泊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 济流:指济水,古代四渎之一。
- 渟涵:水积聚而深广。
- 蟠际:广阔无边。
- 揭帆:扬帆。
- 洪澜:大浪。
- 浮髻:山峰像发髻一样浮现在云雾中。
- 冥蒙:模糊不清。
- 开辟:开天辟地,指天地初开。
- 疏凿:开凿疏浚。
- 捐小以成大:舍弃小的以成就大的。
- 丰崇:丰富而崇高。
- 徐兖郊:指徐州和兖州的郊外。
- 芃芃:茂盛的样子。
- 贿迁:财富的迁移。
- 组丽:华丽的装饰。
- 仆僮:仆人和童仆。
- 漕事:指水路运输事务。
- 密如蓬:形容船只密集如蓬草。
- 宝藏:指山海中的财富。
- 黄帽郎:指船夫。
- 白凫翁:指水鸟。
翻译
大野泽自成湖泊,济水又怎能流通? 水积聚得深广,广阔无边地连接东西。 扬帆进入大浪,尽享这一日的风。 青山如浮云中的发髻,隐约在云烟中。 不知是何处的乡村,想要辨认却模糊不清。 这是自天地开辟以来,岂是人工疏浚的功劳。 舍弃小的以成就大的,地力因此丰富而崇高。 至今徐州和兖州的郊外,桑麻茂盛。 财富迁移,工商业繁荣,装饰华丽连仆人童仆都如此。 何况现在水路运输事务兴起,船只密集如蓬草。 宝藏藏在山海之中,其益处无穷无尽。 一旦民生得以满足,国家基础自然充实。 若非我这黄帽的船夫,谁又能探知白凫翁的秘密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大野泽的壮阔景象和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诗中,“大野自为泽,济流安得通”展现了湖泊的自然形成与水流的阻隔,而“渟涵就深广,蟠际渺西东”则进一步以宏大的笔触勾勒了湖泊的辽阔。后文通过对周边乡村、工商业的繁荣以及水路运输的繁忙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湖泊对地区经济的积极作用。最后,诗人以船夫的视角,表达了对这片水域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繁荣的期盼。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又体现了人文景观的繁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