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鄂王墓

前相汪黄后相秦,力图恢复竟何人。 朱仙路近旌旗晚,古汴城高草木春。 江月照空埋剑狱,胡沙遮断属车尘。 栖霞岭下将军冢,夜夜悲风起石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岳鄂王:即岳飞,南宋抗金名将,被追封为鄂王。
  • 汪黄、秦:指汪伯彦和黄潜善,南宋初年的宰相,主张和议;秦桧,南宋宰相,以和议著称,后被视为奸臣。
  • 朱仙路:指通往朱仙镇的路,朱仙镇是岳飞抗金的重要战场。
  • 旌旗: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也泛指一般的旗子。
  • 古汴城:即开封,北宋的都城,汴京。
  • 埋剑狱:指岳飞被冤杀的地方。
  • 胡沙:指北方的沙漠,这里象征金国的势力。
  • 属车尘:指皇帝的车驾,这里指宋高宗。
  • 栖霞岭:位于杭州西湖边,岳飞墓所在地。
  • 石麟:石雕的麒麟,古代常用来装饰陵墓。

翻译

前有汪黄,后有秦桧,他们力图恢复国家,但最终又有谁做到了呢? 通往朱仙镇的路途虽近,但旌旗已晚,古都开封城高,草木却依旧春意盎然。 江月照耀下,岳飞被冤杀的监狱显得空旷而凄凉,北方的沙漠遮断了皇帝的车驾。 栖霞岭下,岳飞将军的墓地,夜夜都有悲风从石雕的麒麟中吹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岳飞墓的描绘,表达了对岳飞抗金事迹的怀念以及对其悲剧结局的哀悼。诗中“朱仙路近旌旗晚”一句,既暗示了岳飞抗金的壮志未酬,又暗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江月的凄凉与胡沙的遮断,进一步抒发了对岳飞悲剧命运的同情。结尾的“夜夜悲风起石麟”更是以景结情,将哀思融入自然之中,意境深远。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