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素斋诗为韩性孜赋

海昌亦有平原裔,晚节斋居足养恬。 坐树濯泉唐李愿,经丘寻壑晋陶潜。 青衿日与谈章句,素履时能玩象占。 卖药归来人不识,杏花春雨满疏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昌:地名,今浙江省海宁市。
  • 平原裔:指平原君的后代,这里指韩性孜。
  • 晚节:晚年。
  • 养恬:修养恬淡的性情。
  • 坐树濯泉:坐在树下,用泉水洗涤。
  • 唐李愿:唐代隐士,以隐居生活著称。
  • 经丘寻壑:穿越山丘,探寻山谷。
  • 晋陶潜:晋代诗人陶渊明,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
  • 青衿:古代学子的服装,这里指学子。
  • 章句:文章的段落和句子,这里指学问。
  • 素履:朴素的鞋子,比喻朴素的生活。
  • 象占:古代通过观察天象来预测吉凶的方法。
  • 卖药归来:指隐士或道士的生活状态。
  • 杏花春雨:春天的景象,杏花盛开,春雨绵绵。

翻译

海昌也有平原君的后代,晚年居住在斋室中,足以修养恬淡的性情。他像唐代的李愿一样,坐在树下,用泉水洗涤心灵;又像晋代的陶渊明,穿越山丘,探寻山谷。每天与学子们谈论学问,朴素的生活中也能体味天象的奥妙。卖药归来,人们不认识他,只见杏花在春雨中盛开,覆盖了稀疏的帘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比唐代的李愿和晋代的陶渊明,诗人展现了韩性孜的隐逸生活和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中的“青衿日与谈章句,素履时能玩象占”表达了隐士对学问的热爱和对天象的兴趣,而“卖药归来人不识,杏花春雨满疏帘”则以其独特的意象,传达了隐士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