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灵岩登天平山次柳道传韵
注释
- 维: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 渡江跸:指皇帝渡江时的驻跸之地。
- 吴门:指苏州。
- 皋夔:古代贤臣皋陶和夔的合称,比喻贤能的辅佐之臣。
- 泉台:墓穴。
- 土竁:指墓穴中的土。
- 乡社:乡里的祭祀活动。
- 奉尝:祭祀时的供品。
- 席珍:比喻有才能的人。
- 上濑船:逆流而上的船。
- 僧窗:僧人居住的房间的窗户。
- 新篁:新生的竹子。
- 葱茜:形容植物青翠茂盛。
- 冯高:登高。
- 饱面:指麦子成熟。
- 遐览:远望。
- 台斗:比喻宰辅重臣。
- 林巘:山林。
- 清泫:清澈的水珠。
- 漓风:指《白苧》词的风格。
- 季子: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
- 俚谚:民间的俗语。
- 题榜:题字。
- 轻狷:轻浮狂妄。
- 袭京卞:指沿袭京城的习俗。
翻译
自从灵岩山到天平山,我跟随柳道传的韵脚前行。
昔日渡江时,皇帝的驻地就在不远处。苏州治理得清静,西浙地区被誉为道院。
回忆庆历初年,百年光阴如电光石火。谁能比得上范公的贤德,他与古代贤臣皋陶和夔一样名垂青史。
天平山标志着先人的墓地,墓穴中封藏着泥土。巍峨的忠烈祠,乡里的春秋祭祀不断。
我从北方归来,老态日渐显露。万物供我冥思,四方欢喜安定。
再次游览时会见主人,祭祀的供品更加丰盛。柳太常是珍贵的才子,他的诗句充满情感和眷恋。
我谈论逆流而上的船只,苦思如何牵引。旅途中的春事已残,僧窗外的夏阴转动。
古木蜿蜒曲折,新竹青翠欲滴。水影清澈,山色照人眼花。
登高望见黄云,残秋的麦子成熟。少饮之后仍有欢乐,远望竟不觉疲倦。
时而被苍石的耸立所惊,时而因晴天的鸟鸣而愉悦。共同思考吏部公的事迹,他未能成为宰辅重臣。
他喜欢与文人一同,深入山林探讨。在崖壁间找到白云泉,捧起清澈的水珠玩耍。
煮茶的味道独特,醉后与月共咽。凉风吹动客人的衣裳,激起冰霰四散。
还有星源的尹氏,时常自得其乐。他的诗句接近大雅,放怀即是私人的燕乐。
他的文学才华源自吴越,书法擅长篆隶的变化。载道的灵岩游,山路也显得便利。
鸱夷已久去,西子不复见。徘徊在响屧廊,仍思吴王殿。
姑苏城中有麋鹿奔跑,会稽山贡上竹箭。高唱《白苧》词,风格日渐盛行。
季子的心思深远,暗合唐虞的禅让。兴亡取决于时运,成败谈及民间俗语。
吴中的美浮图,题字多轻浮狂妄。正是这样的涧谷使我感到惭愧,倾斜中沿袭了京城的习俗。
赏析
这首作品以自灵岩至天平山的旅行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通过对古木、新竹、水影、山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范公、季子的赞颂,诗篇不仅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