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
晨起坐高斋,鸟啼幽寂破。
小儿具文墨,信手供日课。
既无宠辱惊,又不至寒饿。
自量亦云幸,到此能几个。
更欲希世荣,所望毋乃过。
蒲团正温厚,得稳且安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斋:高雅的书房。
- 幽寂:幽静寂寞。
- 具:准备。
- 文墨:指书写工具。
- 日课:日常的任务或功课。
- 宠辱惊:指对得失、荣辱的敏感和惊慌。
- 寒饿:寒冷和饥饿。
- 自量:自我评估。
- 希世荣:希望得到世间的荣耀。
- 毋乃过:岂不是过分。
- 蒲团:一种坐垫,常用于打坐或休息。
- 温厚:温暖而厚实。
翻译
清晨起来坐在高雅的书房中,鸟儿的啼叫打破了这里的幽静寂寞。小孩子准备好了书写工具,随手完成了日常的功课。既没有对得失荣辱的敏感和惊慌,也没有寒冷和饥饿的困扰。自我评估,我也算是幸运的,能有这样的生活状态的人又有几个呢。如果还想要追求世间的荣耀,这样的期望岂不是过分了。蒲团温暖而厚实,找到一个安稳的位置,就坐下来休息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荣耀的超然态度。通过描述清晨书房中的宁静场景和小孩子的日常功课,诗人展现了一种远离纷扰、宠辱不惊的生活状态。诗中“自量亦云幸,到此能几个”一句,既是对自己生活的肯定,也透露出对这种生活的珍视。结尾处提到“蒲团正温厚,得稳且安坐”,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安稳生活的向往和满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