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塘邑丞宋章甫

治世人才气自豪,起身应不愧萧曹。 春秋有学经曾试,铁石为心赋最高。 百里岂能栖凤棘,三年聊复试牛刀。 送君又到销魂处,南浦新波映去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曹:指萧何和曹参,均为西汉初年的著名政治家,这里用来比喻宋章甫的才能和品德。
  • 春秋有学:指精通《春秋》,古代儒家经典之一。
  • 铁石为心:形容意志坚定,不为外物所动。
  • 凤棘:凤凰栖息的荆棘,比喻高贵而不易得的地方。
  • 牛刀:比喻大才小用,这里指宋章甫虽然才华横溢,但暂时只能在小地方施展。
  • 南浦:泛指水边,常用于送别的场合。
  •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极度快乐。

翻译

在治世之中,人才的气概自然是豪迈的,你起身应对不愧于萧何和曹参这样的历史人物。你精通《春秋》,曾经历过经学的考验,你的心志坚如铁石,赋诗的才华也是最高的。百里之地怎能困住凤凰,三年时间暂且让你再次尝试小试牛刀。送你到这令人心碎的地方,南浦的新波映照着你离去的衣袍。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宋章甫的才华和品德,将其比作历史上的贤臣萧何和曹参,表达了对其在治世中能够大展宏图的期望。诗中“春秋有学”和“铁石为心”分别描绘了宋章甫的学识和坚定意志,而“凤棘”和“牛刀”则形象地表达了对其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遗憾。最后,通过“南浦新波映去袍”的送别场景,增添了离别的哀愁,同时也寄寓了对宋章甫未来的美好祝愿。

凌云翰

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字彦翀。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8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