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

· 徐舫
鬼削天镵万仞尖,鸿濛判后只巍然。 丹青色澹笼晴日,水墨光浓罩翠烟。 岸比群峰咸拱翠,江南一柱独擎天。 天然大笔谁能把,为扫鹅溪万幅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鬼削天镵:形容山峰陡峭,如同鬼斧神工削成。镵(chán):古代的一种铁制掘土工具。
  • 鸿濛:古代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 丹青:中国古代绘画常用之色,泛指绘画艺术。
  • 水墨:中国画的一种,以水和墨为主要材料。
  • 擎天:支撑天空,形容山峰高大雄伟。
  • 鹅溪:地名,此处指代绘画用的纸张。

翻译

山峰陡峭如鬼斧神工削成,高达万仞,自宇宙初分以来便巍然屹立。在晴日下,山色淡雅如丹青画卷,水墨般的浓雾笼罩着翠绿的山烟。群峰环绕,仿佛都在向它致敬,江南的这一柱山峰独自支撑着天空。这样天然的巨笔谁能握得住?只能用来在鹅溪纸上扫出万幅壮丽的画卷。

赏析

这首作品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尖山的雄伟与壮丽。通过“鬼削天镵”、“鸿濛判后”等词语,展现了山峰的古老与陡峭。诗中“丹青色澹笼晴日,水墨光浓罩翠烟”一句,巧妙地将山色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形容山景如画。结尾以“天然大笔谁能把,为扫鹅溪万幅笺”作结,既表达了山峰的雄伟,又隐喻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与向往。

徐舫

元明间浙江桐庐人,字方舟,自号沧江散人。幼轻侠,好击剑、走马、蹴鞠,工诗。元行省参政苏天爵将荐之,避去。后刘基受朱元璋征,邀之同行。舫荷蓑笠以见,酌酒赋诗而别。筑室江边,终老其间。有《瑶林》、《沧江》二集。 ► 15篇诗文

徐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