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万仞:形容山峰极高。仞(rèn),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
-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
- 亘古:自古以来,永远。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 九夏:指夏季的九十天,即整个夏天。
- 危峰:高耸险峻的山峰。
- 暮霭:傍晚的云雾。
- 吟魂:指诗人的灵感或诗兴。
- 浪欲:随意地想要。
- 骑鹏:传说中骑着大鹏鸟飞翔,比喻志向远大。
- 谒帝乡:朝见天帝,比喻追求高远的理想或境界。
翻译
万丈高的山峰,用寒冷的尺度来衡量,它巍峨雄伟,自古以来就苍苍茫茫。秋天的风露中,松树梢头的月亮,夏日的林泉间,石头上的霜花。野外的路径上,晴朗的烟雾笼罩着白色的树木,高耸的山峰与傍晚的云雾连接着天空的黄色。我乘着兴致游览,诗兴大发,心旷神怡,随意地想要骑着大鹏鸟去朝见天帝的故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高远清冷的山水画面,通过对山峰、风露、月色、霜花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向往。诗中“万仞寒容”、“巍然亘古”等词语,凸显了山峰的雄伟与永恒,而“三秋风露”、“九夏林泉”则巧妙地以季节变化来映衬山中的静谧与清幽。尾联的“骑鹏谒帝乡”更是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高远理想的豪情壮志。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自由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