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君山二首

· 徐舫
晓上桐君宿雾收,岚光苍翠恣夷犹。 丹炉秘诀归仙子,清景吟怀属士流。 七里滩横孤棹影,立山钟响五更头。 古来潇洒称名郡,莫把繁华数汴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桐君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位于作者所在地区。
  • 岚光:山中的雾气。
  • 恣夷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丹炉秘诀:炼丹的秘密方法,这里指道家的修炼之术。
  • 仙子:指道家修炼成仙的人。
  • 清景:清新的景色。
  • 士流:指文人墨客。
  • 七里滩:地名,可能是一条河流的名称。
  • 孤棹影:孤舟的影子。
  • 立山钟响:山中的钟声响起。
  • 五更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五更头即天快亮的时候。
  • 名郡:有名的郡县。
  • 繁华:繁荣热闹的景象。
  • 汴州:古地名,今河南省开封市,曾是北宋的都城,非常繁华。

翻译

清晨登上桐君山,夜间的雾气已经散去,山中的雾气和苍翠的景色让人感到自由自在。炼丹的秘密方法已经归于仙人,清新的景色则属于那些吟诗作赋的文人。七里滩上,孤舟的影子横在水面,立山的钟声在五更时分响起。自古以来,这里就被称为风景秀丽的地方,无需与繁华的汴州相比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清晨登上桐君山的所见所感。诗中,“晓上桐君宿雾收”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山中的清新景象。随后的“岚光苍翠恣夷犹”则进一步以山中的雾气和苍翠的景色来表达作者的自由心境。诗中还提到了炼丹的仙子和吟诗的文人,以及孤舟和山钟,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超脱尘世的山水画卷。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桐君山自然美景的赞美,认为其无需与繁华的汴州相比,自有其独特的魅力。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态度。

徐舫

元明间浙江桐庐人,字方舟,自号沧江散人。幼轻侠,好击剑、走马、蹴鞠,工诗。元行省参政苏天爵将荐之,避去。后刘基受朱元璋征,邀之同行。舫荷蓑笠以见,酌酒赋诗而别。筑室江边,终老其间。有《瑶林》、《沧江》二集。 ► 15篇诗文

徐舫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