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赓游武夷韵

大隐屏前叠翠岑,断肠忽听白猿吟。 读书炉畔残煨火,讲易堂中旧盍簪。 隔水幽华红步障,穿松小鸟绿衣衿。 王生不作谭玄想,谁识先天太极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载赓(zǎi gēng):继续、连续。
  • 武夷: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大隐屏:武夷山的一个景点,意指隐居的理想之地。
  • 叠翠岑(dié cuì cén):形容山峦重叠,绿意盎然。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 白猿吟:白猿的叫声,常用来象征孤独或哀愁。
  • 读书炉:指读书时取暖的火炉。
  • 残煨火(cán wēi huǒ):即将熄灭的火。
  • 讲易堂:讲解《易经》的场所。
  • 盍簪(hé zān):古代指聚会。
  • 幽华:隐约的花香。
  • 红步障:红色的屏风,这里比喻花丛。
  • 绿衣衿(lǜ yī jīn):绿色的衣领,这里形容小鸟的羽毛。
  • 谭玄想:深入探讨玄妙的思想。
  • 先天太极心:指宇宙间最根本的原理和精神。

翻译

在武夷山的大隐屏前,山峦叠翠,景色宜人。突然听到白猿的哀鸣,令人心碎。想起读书时取暖的火炉旁,火光将熄;在讲易堂中与友人聚会,已是旧事。隔着水,隐约闻到花香,如同红色的屏风;穿过松林,小鸟身披绿羽,宛如穿着绿衣。王生不再深入探讨玄妙的思想,那么谁又能理解那宇宙间最根本的原理和精神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武夷山的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的情感交织。诗中,“大隐屏”与“叠翠岑”共同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山林画卷,而“白猿吟”则突然引入了一丝哀愁,增添了诗意的深度。通过对“读书炉”与“讲易堂”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宇宙哲理的思索,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和谐的审美情趣。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