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
先生何事困山囚,澼絖于今尽建侯。
石骨有棱宜碍路,溪流无罅却通舟。
绿荷倾盖二三尺,红槿开花千百头。
惭愧陈琳草檄手,才疏意懒更悠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澼絖(pì kuàng):古代指用布包裹的绷带,这里比喻疾病缠身。
- 建侯:建立功勋的诸侯,这里指建立功业。
- 罅(xià):裂缝。
- 倾盖:倾斜的伞盖,比喻荷叶的形态。
- 陈琳:东汉末年文学家,擅长草书,这里比喻自己虽有文才但懒于创作。
翻译
先生为何被困在山中,如同被疾病缠身的绷带,如今却未能建立功勋。 石头有棱角,容易阻碍道路,溪流虽无裂缝,却能通舟。 绿荷倾斜如伞盖,高达二三尺,红槿花盛开,千百朵头。 我惭愧自己虽有陈琳般的文才,但才思疏懒,意兴阑珊,更显得悠闲无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病中的心境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通过“澼絖”与“建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疾病缠身的无奈和对未能建立功业的遗憾。诗中“石骨有棱”与“溪流无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也隐喻了人生的艰难与顺畅。后两句以绿荷和红槿为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以“陈琳草檄手”自比,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但懒于创作的愧疚和悠闲心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