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闻叔器学正迁善府掾俱有海北乔迁喜而不寐为赋长短句二十一韵
姚君作诗似建水,朱君饮酒如淋灰。自我得二士,壮气倾九垓。
凤窠丹穴岂凡鸟,马育月窟真龙媒。叔也读书渔梁上,闭门不出旁人猜。
阑干醉拍山月影,呼我剩酌黄金罍。三年校官留钱塘,倏见杰阁飞崔嵬。
去年又调池阳游,绕屋芙蕖秋水开。米圆如珠鲙如玉,槐阴立马荒苍苔。
迁也亦复可怜人,遑遑奔走于尘埃。作赋直过鹦鹉洲,抱琴又登凤凰台。
舍儒就吏营斗禄,慈亲鹤发将毰毸。有时拔剑顿足舞,仰天大笑何诙谐。
当今天网下罩士,喜闻霜台重荐才。官河五月鼓声集,剡剡黄旗插高桅。
广南雨洗息歊瘴,海康云霁收狂雷。政须诗书佐元帅,不用矛槊歼渠魁。
金刀賨布岩洞俗,椎髻黑齿猺蛮孩。同里已盟胶漆久,同道又联雁鹜来。
审知公馀了无事,槟榔茶熟椰子杯。蹇予布衣谁比数,长大渐茁须满腮。
岭头傥遇南来使,一枝为寄先春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叔器:人名,指诗中的叔。
- 学正:古代官职名,负责教育事务。
- 迁善府掾:迁善府的属官。
- 海北乔迁:指从海北迁居他处,乔迁之喜。
- 九垓:九天之上,泛指极高的地方。
- 凤窠丹穴:传说中凤凰的巢穴,比喻高贵的地方。
- 马育月窟:月窟,神话中月亮上的洞穴,比喻高远之地。
- 渔梁:捕鱼的梁,这里指叔读书的地方。
- 黄金罍: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美酒。
- 校官:古代官职名,负责教育事务。
- 芙蕖:荷花。
- 鲙如玉:鲙,一种鱼,这里形容鱼的美味。
- 鹦鹉洲:地名,在今湖北省武汉市,古代文人常游之地。
- 凤凰台:地名,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古代文人常游之地。
- 斗禄:微薄的俸禄。
- 霜台:指御史台,负责监察的官署。
- 剡剡:形容船帆高挂的样子。
- 歊瘴:热气蒸腾的瘴气。
- 猺蛮孩: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儿童。
- 賨布:古代西南地区的一种货币。
- 椎髻黑齿:形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装束。
- 雁鹜来:比喻同道中人的到来。
- 槟榔茶熟:指当地的风味饮品。
- 椰子杯:用椰子壳制成的酒杯。
- 蹇予布衣:蹇,困顿;布衣,平民。
- 南来使:指南方的使者。
翻译
姚君作诗如同建水般流畅,朱君饮酒如同淋灰般豪放。自从我得到这两位士人,我的壮志豪情便充满了九天之上。凤窠丹穴岂是凡鸟能栖息的地方,马育月窟真是龙媒之地。叔在渔梁上读书,闭门不出,旁人都在猜测他的心思。栏杆边醉拍山月影,呼唤我再酌一杯黄金罍中的美酒。三年校官留在钱塘,忽然间看到杰阁飞崔嵬。去年又调到池阳游,绕屋的荷花秋水开。米圆如珠,鲙如玉,槐阴下立马荒苍苔。迁也是个可怜人,匆忙奔走于尘埃之中。作赋直过鹦鹉洲,抱琴又登凤凰台。舍弃儒学就吏职,只为微薄的俸禄,慈亲的鹤发将毰毸。有时拔剑顿足舞,仰天大笑何等诙谐。当今天下网罗士人,喜闻霜台重荐才。官河五月鼓声集,剡剡黄旗插高桅。广南雨洗息歊瘴,海康云霁收狂雷。政须诗书佐元帅,不用矛槊歼渠魁。金刀賨布岩洞俗,椎髻黑齿猺蛮孩。同里已盟胶漆久,同道又联雁鹜来。审知公馀了无事,槟榔茶熟椰子杯。蹇予布衣谁比数,长大渐茁须满腮。岭头傥遇南来使,一枝为寄先春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姚君和朱君的赞赏,以及对叔的同情和期望。诗中通过对姚君作诗和朱君饮酒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他们的才华和豪放性格。同时,诗人通过对叔的描写,表达了对他的关切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才的推崇。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
唐桂芳的其他作品
- 《 暑中有怀叔固时留武林 》 —— [ 元 ] 唐桂芳
- 《 凿池觅金鲫四首 其二 》 —— [ 元 ] 唐桂芳
- 《 送从子之江西 其二 》 —— [ 元 ] 唐桂芳
- 《 和度芙蓉岭 》 —— [ 元 ] 唐桂芳
- 《 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律十解以谢 》 —— [ 元 ] 唐桂芳
- 《 和子静先生韵答见梅兄希贤侄 》 —— [ 元 ] 唐桂芳
- 《 水调歌头 · 送李经历 》 —— [ 元 ] 唐桂芳
- 《 和张公子登谯楼兼呈李侯 》 —— [ 元 ] 唐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