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高昌佥宪公唐律十二首爱其清新雄杰殆本天成非吟哦造次可得韩退之慕樊宗师文苏子瞻拟黄鲁直体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区区虽欲效颦第恐唐突西施耳和游张公洞

上方见说谪仙游,雨挟风声误作秋。 院院松篁山列障,时时涧壑水鸣球。 屠龙未展平生技,驻马聊为半月留。 僧病懒披云水衲,折梅和雪浸茶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伏读:恭敬地阅读。
  • 高昌佥宪公:指高昌地区的官员。
  • 唐律:唐代诗歌的格律。
  • 谪仙游:指被贬谪的仙人般的游历。
  • 松篁:松树和竹子。
  • 山列障:山峰排列如屏障。
  • 水鸣球:水声如鸣球,形容水声清脆。
  • 屠龙未展平生技:比喻有才能而未得到施展。
  • 驻马聊为半月留:停下马来,暂时停留半个月。
  • 云水衲:僧人的袈裟。
  • 折梅和雪浸茶瓯:折下梅花,与雪一起用来泡茶。

翻译

我恭敬地阅读了高昌佥宪公的十二首唐诗,喜爱它们清新而雄壮的风格,仿佛是天然而成,非一时匆忙吟咏所能达到。韩退之仰慕樊宗师的文章,苏子瞻模仿黄鲁直的诗体,正是因为他们有相似之处,所以才能如此相似。我虽然也想模仿,但恐怕只是唐突了西施。我与游张公洞一同和诗。

听说上方山曾是谪仙游历之地,雨声夹杂风声,误以为是秋天的声音。山中松竹成林,山峰排列如屏障,不时传来涧壑中水声清脆如鸣球。我有屠龙之技却未能施展,只好停下马来,在此停留半个月。僧人因病懒得披上云水般的袈裟,我折下梅花,与雪一起用来泡茶。

赏析

这首作品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的图景。诗中“雨挟风声误作秋”一句,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后文通过对松竹、山水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结尾处的“折梅和雪浸茶瓯”更是以一种淡雅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