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清漳近信

龙逃海水热,简书亦足畏。 蹇蹇皆王臣,或有独劳悴。 有司输军储,风䑺往供馈。 朔风卷欃枪,愿散旄头彗。 苍生岂不困,督责太烦碎。 侧闻良家子,坑堑纷填弃。 坐视若不闻,勇壮失赑屃。 毋负朝廷恩,泥沙倾廪饩。 猖獗迫河隍,踟蹰果何迟。 堠鼓日夜鸣,击鲜交劳吏。 燕寝尚宵衣,健儿独搴帜。 圣祖仁立国,垂统千万祀。 方隅有窃发,敢不趋父事。 宜推子弟恩,疾痛䏒膺臂。 奈何当此时,反若秦越视。 太平日已久,凶恶无噍类。 富庶非不多,休祯靡不至。 何当秽浊清,凯奏欢童稚。 使我闽囝翁,翘首瞻佳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蹇蹇 (jiǎn jiǎn):艰难困苦。
  • 劳悴 (láo cuì):劳累憔悴。
  • 风䑺 (fēng zhōu):风帆。
  • 欃枪 (chán qiāng):彗星的别称,此处比喻灾难。
  • 旄头彗 (máo tóu huì):古代用旄牛尾装饰的旗帜,此处指战旗。
  • 督责 (dū zé):监督责罚。
  • 坑堑 (kēng qiàn):深坑。
  • 赑屃 (bì xì):传说中的一种力大无比的神兽,比喻勇猛。
  • 廪饩 (lǐn xì):官府供给的粮食。
  • 河隍 (hé huáng):河岸。
  • 堠鼓 (hòu gǔ):古代用于守望的鼓。
  • 击鲜 (jī xiān):宰杀新鲜食物。
  • 搴帜 (qiān zhì):拔取旗帜,比喻作战勇敢。
  • 䏒膺臂 (pì yīng bì):比喻亲近和保护。
  • 秦越视 (qín yuè shì):比喻漠不关心。
  • 噍类 (jiào lèi):活着的人或动物。
  • 休祯 (xiū zhēn):吉祥的征兆。
  • 秽浊 (huì zhuó):污秽混浊。
  • 囝翁 (jiǎn wēng):老人。

翻译

龙因海水过热而逃离,法律文书也足以令人畏惧。 所有的人都是王臣,但有些人却特别艰难困苦。 官员们输送军粮,风帆前往供应。 北风卷起彗星,愿战旗散去。 百姓难道不困苦吗,监督责罚太过琐碎。 听说良家子弟,被深坑填埋。 坐视不理,勇壮之士失去了力量。 不要辜负朝廷的恩典,像泥沙一样倾倒官府的供给。 猖獗地逼近河岸,为何迟疑不决。 守望的鼓声日夜响起,宰杀新鲜食物犒劳官员。 即使在夜晚也要穿着衣服,勇敢的士兵独自拔取旗帜。 圣祖仁慈地建立国家,传承千万年。 边境有盗贼作乱,怎能不效忠如父。 应该推恩如子弟,疾痛时如保护自己的胸臂。 为何在这时,反而像秦越那样漠不关心。 太平日子已经很久,凶恶之人无一幸存。 富庶并非不多,吉祥的征兆无不出现。 何时能清除污秽,欢庆胜利如孩童般纯真。 让我这福建的老人,翘首期盼美好的气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时期的艰难景象,通过对“龙逃海水热”、“简书亦足畏”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中“蹇蹇皆王臣,或有独劳悴”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苦难,而“侧闻良家子,坑堑纷填弃”则揭示了战争的残酷。最后,作者期盼“秽浊清”,希望国家能恢复和平与繁荣,体现了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洪希文

元兴化莆田人,字汝质,号去华山人。洪岩虎子。郡学聘为训导。诗文激宕淋漓,为闽人之冠。有《续轩渠集》。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