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涑水司马公和金陵王半山烘虱

文人语多工,徽纆自绳纠。啮虫至么么,谓可悬户牖。 胡为大车轴,贯心竟何有。禦寇近道翁,纵此澜翻口。 景略疏救时,袖此无用手。挂名青史中,遗笑传不朽。 后世为美谈,姓字记谁某。二公廊庙资,力可扶宇宙。 如何唱酬间,爬剔便絮垢。仁义虱其官,有益国家不? 三叹《商君书》,掩卷重搔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涑水司马公:指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曾主持编纂《资治通鉴》。
  • 金陵王半山:指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曾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
  • 徽纆自绳纠:徽纆(mò),古代捆绑囚犯的绳索,这里比喻严格的约束。绳纠,纠正。
  • 啮虫至么么:啮虫,小虫。么么(yāo mó),微小的样子。
  • 悬户牖:挂在门窗上。
  • 大车轴:古代车辆的主要部件,比喻重要的事物。
  • 贯心:贯穿心脏,比喻深入人心。
  • 禦寇近道翁:禦寇,抵御外敌。道翁,指有道的老者,这里可能指司马光或王安石。
  • 澜翻口:比喻言辞滔滔不绝。
  • 景略疏救时:景略,指王安石的字。疏救时,指其变法救国。
  • 挂名青史中:青史,史书。挂名,留名。
  • 廊庙资:廊庙,指朝廷。资,才能。
  • 力可扶宇宙:比喻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 唱酬间:唱和酬答之间,指文人间的诗文交流。
  • 爬剔便絮垢:爬剔,挑剔。絮垢,琐碎的缺点。
  • 仁义虱其官:仁义,指道德准则。虱其官,比喻微不足道。
  • 三叹《商君书》:三叹,多次叹息。《商君书》,古代法家著作,商鞅的著作。
  • 掩卷重搔首:掩卷,合上书。重搔首,反复挠头,表示沉思或困惑。

翻译

文人说话往往精炼,自我约束如同用徽纆捆绑。他们谈论的小虫微不足道,却说可以挂在门窗上。 为何重要如大车轴,却无法深入人心。抵御外敌的有道老者,言辞滔滔不绝。 王安石变法救国,却只能空谈无用。他们的名字留在史书中,遗笑千古。 后世传为美谈,记住了他们的姓氏。两位都是朝廷的栋梁,有能力扶持整个宇宙。 然而在诗文交流中,却挑剔琐碎的缺点。仁义道德在他们眼中如同虱子,对国家有益吗? 我多次叹息《商君书》,合上书本反复挠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司马光和王安石的评论,表达了诗人对文人言行的深刻反思。诗中,诗人首先赞扬了文人的语言精炼和自我约束,但随后批评他们对于微小事物的过分关注,以及在重要事务上的无力感。诗人对王安石的变法持保留态度,认为其虽有救国之心,但实际效果有限。最后,诗人通过对比《商君书》中的法家思想,表达了对当时文人行为的不满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洪希文

元兴化莆田人,字汝质,号去华山人。洪岩虎子。郡学聘为训导。诗文激宕淋漓,为闽人之冠。有《续轩渠集》。 ► 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