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松溪渔隐图

· 祖柏
老树惊鹊,枯莎怨螀。幽人对景炯不寐,西风一叠神凄凉。 我欲渡,河无梁。我欲济,津无航。攀鳞附翼愧凡骨,化金点石无仙方。 腰金秉象兮我貌弗扬,剸蛟缚虎兮我机弗张,有弓无由挂扶桑。 夜光明月孰辨昔那子,黄河太华谁是今欧阳。天宽地大若无碍,无处可著诗人狂。 西风再叠兮形无尔伤,黄鹄可跨兮苍虬可骧。南箕可簸兮北斗可浆,所不可以智力而致者惟命之常。 何圣贤亦不能免于厄兮,或毁于臧,或畏于匡。然大人虎变有不可得而测者,岂非寻常之中而有筑岩之傅,钓磻之吕,卧庐之亮,纳履之良者耶? 西风三叠兮声始洋洋,黄金满地山花香。呼童重洗琥珀觞,篱菊已露螯已霜。 乐天知命兮吾亦从此逝矣,相与忘形乎无何有之乡也。 歌欲断,夜将半。拔剑起舞无人伴,却对嫦娥影淩乱。 君不见芙蓉晓梦万花酣,有人却恨春宵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枯莎(kū shā):干枯的莎草。
  • 怨螀(yuàn jiāng):指秋虫的哀鸣。
  • 幽人:隐士。
  • (jiǒng):明亮,这里指清醒。
  • 西风一叠:西风吹过,形容秋风。
  • 凄凉:悲伤,冷落。
  • 攀鳞附翼:比喻依附权贵。
  • 愧凡骨:自愧没有超凡的才能或品质。
  • 化金点石:比喻将普通之物变为珍贵之物,这里指无法实现。
  • 腰金秉象:腰间佩戴金饰,手持象牙,形容富贵。
  • 剸蛟缚虎:比喻英勇的行为。
  • 扶桑:神话中的树,太阳升起的地方。
  • 夜光明月:比喻珍贵而难以辨识的事物。
  • 黄河太华:黄河和太华山,代表壮丽的自然景观。
  • 南箕可簸:南箕星可以用来簸扬谷物,比喻有用的工具。
  • 北斗可浆:北斗星可以用来舀酒,比喻有用的工具。
  • 筑岩之傅:指隐居山林的贤人。
  • 钓磻之吕:指隐居钓鱼的贤人。
  • 卧庐之亮:指隐居的智者。
  • 纳履之良:指隐居的贤人。
  • 乐天知命:顺应天命,安于现状。
  • 无何有之乡:指虚无之地,比喻超脱世俗。

翻译

老树上的乌鹊惊飞,干枯的莎草中传来秋虫的哀鸣。隐士面对这景象清醒地无法入睡,秋风一吹,心情变得凄凉。

我想要渡河,却没有桥梁;我想要过河,却没有船只。我自愧没有超凡的才能,无法将普通之物变为珍贵,也没有仙方。

我腰间佩戴金饰,手持象牙,但我的相貌并不出众;我能够英勇地制服蛟龙和虎豹,但我的机会并未到来,我有弓却无法挂在神话中的扶桑树上。

夜光中的明月谁能够辨识,黄河和太华山谁是今天的欧阳修。天地宽广,似乎没有阻碍,但诗人的狂放却无处安放。

秋风再次吹过,形体无伤,黄鹄可以跨飞,苍虬可以腾跃。南箕星可以用来簸扬谷物,北斗星可以用来舀酒,但有些事情是无法通过智慧和力量来实现的,这便是命运的常态。

即使是圣贤也无法避免困境,有的被毁谤,有的在匡山受到畏惧。然而伟大的人物如同变幻莫测的老虎,难道不是在平凡之中有隐居山林的贤人,隐居钓鱼的智者,隐居的智者,以及隐居的贤人吗?

秋风第三次吹过,声音开始变得悠扬,黄金满地,山花香气四溢。呼唤童仆重新洗净琥珀杯,篱笆旁的菊花已经露水,螃蟹已经霜降。

顺应天命,我也将从这里离去,与你一起忘却形体在虚无之地。

歌声将要断绝,夜晚即将过半。拔剑起舞却无人相伴,只能对着嫦娥的影子凌乱。

你没看见芙蓉在晓梦中万花盛开,有人却恨春宵太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隐士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常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感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老树惊鹊”、“枯莎怨螀”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秋夜的画面。同时,通过对“攀鳞附翼”、“化金点石”等成语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祖柏

元僧。庆元人,寓嘉定,号子庭。幼从禅学,尝住慧聚寺,善画兰,与普明齐名。能口辨,有诗名。浪迹云游,乞食村落。所居名“不系舟子庭”。有《不系舟集》。 ► 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