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日夜雪
注释
- 澹荡(dàn dàng):和缓荡漾。
- 滃郁(wěng yù):云气浓盛的样子。
- 河汉:银河。
- 苍髯:灰白的胡须。
- 噤痒:因寒冷或恐惧而打颤。
- 磔猬毛:像刺猬毛一样竖起。
- 诛戮:杀戮。
- 廊庙:朝廷。
- 夔龙、皋:古代传说中的贤臣。
- 朱轮皂盖:古代高官的马车。
- 遗黎:遗民,指经历过战乱的人民。
- 疮痍:创伤,比喻战乱后的景象。
- 阨:困厄。
- 负耒:扛着农具。
- 蓬鬓:散乱的头发。
- 缊袍:破旧的袍子。
- 藜藿:野菜,比喻粗劣的食物。
- 老饕:贪吃的人。
- 萧艾:一种草本植物,比喻小人。
- 薅:拔除。
- 蟹螯:螃蟹的钳子,比喻美味。
- 麻姑搔:传说中麻姑的手指能搔到人的背痒。
- 冈崒(gāng zú):山峰高耸。
- 澄澈:清澈透明。
- 浊醪:浊酒。
- 蟠木轮囷:形容树木盘曲巨大。
- 操割:掌握,运用。
- 鸾刀:古代一种有鸾鸟装饰的刀。
- 傥可:或许可以。
- 跂契稷:古代贤臣。
- 跳梁:跳跃,比喻活跃。
- 儿曹:小孩子们。
- 虎变:比喻变化莫测。
- 运命:命运。
- 蓬莱方丈:传说中的仙境。
- 嘈嘈:嘈杂声。
翻译
正月十五夜,夜气交融,长空中的月光辉映,生出白毫般的光芒。东风和缓地吹拂,振动着林木,春云浓密翻滚,如同惊涛骇浪。望向天际,银河已不见踪影,坐中看不见群山的高耸。大如手的雪片打在窗上,灰白的胡须因寒冷而颤抖,像刺猬毛一样竖起。我心中认为天意厌倦了杀戮,想要洗净战争的血迹,除去腥臊。如今朝廷已经完备,左有夔龙,右有皋,爱民亲贤是当务之急,高官们驰骋着英豪。幸存的百姓摆脱了战乱的困厄,心中坚定地歌颂着圣明的时代。驱赶着牛,扛着农具过门,至死也不再远逃。白头的老儒最是无用,天赋鲁钝,不符合时尚。日月消磨着两鬓的头发,天地间飘零着一件破旧的袍子。诗书足以教养稚子,野菜还能满足老饕。清晨高兴地看到菜园湿润,可以暂时放下抱瓮的劳作。兰芽含苞未放,萧艾覆盖田陇,已经可以拔除。闲中的事业淡而无味,佳趣才如食蟹螯。兴来歌咏,适情性,背痒似得麻姑搔。芹山的山峰高耸,寒玉般瘦削,芹水清澈透明,春蒲桃。只因山水久留恋,日向溪头醉浊酒。青云富贵岂不愿,蟠木盘曲巨大,宁自韬。结构大厦需要梁栋,操割清庙需要鸾刀。功名或许可以追寻契稷,跳跃在里巷夸耀儿曹。君不见昔在周王师吕望,快若逢尹弯乌号。大人虎变固莫测,运命由来有所遭。蓬莱方丈在何处,我将入海恣游遨。天风飘飘鲸背稳,下视尘世空嘈嘈。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正月十五夜晚的自然景象,通过东风、春云、雪片等元素,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雪夜的宁静。诗中,作者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倦,同时也反映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的淡漠。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