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翰林应奉寿同海涯挈家觐省十首

· 宋褧
翰林供奉三十强,前春曾是探花郎。 年来居京大不易,走向沙头觅去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翰林供奉:指在翰林院任职的官员,这里特指作者的朋友。
  • 三十强:超过三十岁。
  • 探花郎: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第三名称为“探花”,这里指作者的朋友曾获得此荣誉。
  • 沙头:指河边或江边的沙滩。
  • 觅去航:寻找离开的船只。

翻译

翰林院的供奉,年纪已过三十,去年春天还是一位探花郎。 近年来在京城生活颇为不易,他走向河边的沙滩,寻找离开的船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翰林供奉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翰林供奉三十强,前春曾是探花郎”展现了这位官员的学识和曾经的荣耀,而“年来居京大不易,走向沙头觅去航”则反映了他在京城生活的艰辛和对离去的渴望。通过对比过去的光辉与现在的困境,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文人的压力和挑战。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