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翰林:古代官名,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也指在翰林院学习或工作的文人。
- 十载:十年。
- 擅才名:以才华著称。
- 廷试:在朝廷上进行的考试,通常指科举考试。
- 南宫:古代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数与明: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 东行:向东行进。
- 倍惆怅:非常忧愁。
- 投牒:提交文书,这里指再次参加科举考试。
- 南城:地名,可能指南京。
翻译
在翰林院十年,以才华著称,多次在朝廷的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今日向东行进,心中倍感忧愁,再次提交文书,前往南城参加考试。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翰林院学习和科举考试中取得成就的回忆,以及对未来再次参加考试的忧虑和期待。诗中“翰林十载擅才名”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成就,“廷试南宫数与明”则强调了其在科举考试中的优异表现。后两句“今日东行倍惆怅,重来投牒赴南城”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再次挑战自我的决心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未来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