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夜对月分得楼字

· 吕诚
东池月满重开席,不减当年庾亮楼。 每谓人生须纵饮,固知物色总难留。 萤光过幔还星散,云气行天似水流。 高兴无穷秋满眼,山阴何处有行舟。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庾亮楼:庾亮是东晋时期的名士,其楼指庾亮曾经居住或游憩的楼阁,后常用来泛指文人雅士的居所。
  • 物色:指自然景物或景色。
  • :帐幕。
  • 高兴:指愉快的心情。
  • 山阴:地名,今浙江绍兴,古代文人常游之地。

翻译

东池的月色圆满,再次摆开宴席,这景象不逊色于当年庾亮楼上的风光。 常常觉得人生应当尽情饮酒,毕竟自然的景色总是难以长久留存。 萤火虫的光芒穿过帐幕,如同星辰散落,云彩在天空中飘动,仿佛水流一般。 满眼都是秋天的美景,心情愉悦无限,只是不知道在山阴的何处,还能找到可以乘舟游玩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月圆之夜的宴会场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自然美景易逝的感慨。诗中“萤光过幔还星散,云气行天似水流”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萤火虫的光芒比作星散,云彩的流动比作水流,形象生动,富有诗意。结尾的“高兴无穷秋满眼,山阴何处有行舟”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游历的向往,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吕诚

元昆山人,字敬夫,后更名肃。工诗词。名士咸与之交。家有园林,尝蓄一鹤,复有鹤自来为伍,因筑来鹤亭。邑令聘为训导,不起。有《来鹤亭诗》。 ► 1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