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对月
月夕浮云变苍狗,无术因之彻其蔀。海风今夜东南来,尽捲飞埃绝纤垢。
碧天万里开冰壶,清光落我持杯手。宿羽联翩翻露巢,寒兔迷离捣霜臼。
嘉宾况尔平生欢,如此良宵宁可负。邻家曲生好风味,三百青钱呼一斗。
桂香正熟菊未莏,莼羹烂煮橙可剖。清樽倒射白兽光,绿波荡摇金虬走。
老侬断荤不止酒,喜客和月吞入口。兴酣且致舋舋谈,歌成自答呜呜缶。
百年此乐能几何?瓢空更起谋诸妇。身间无事古所贵,有客无酒时则不。
但愿月光长入杯,岁岁年年为君寿。明朝更上文笔峰,探支西风作重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月夕:指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即中秋之夜。
- 苍狗:比喻云的形状多变,如狗的形态。
- 彻其蔀(bù):彻底清除遮挡物。蔀,遮挡阳光的草席。
- 飞埃:飞扬的尘土。
- 纤垢:细小的污垢。
- 冰壶:比喻月亮,因其清冷如冰。
- 宿羽:指栖息的鸟。
- 露巢:露水沾湿的鸟巢。
- 寒兔:指月亮中的玉兔,常用来代指月亮。
- 霜臼:捣霜的石臼,这里指月亮中的玉兔捣药的情景。
- 曲生:指酒,因酒能使人心情舒畅,故称。
- 三百青钱:指钱币,这里用来形容酒的价格。
- 莏(suō):指菊花开放。
- 莼羹:用莼菜做的汤。
- 橙可剖:橙子可以切开食用。
- 白兽光:指酒杯反射的光芒。
- 绿波:指酒。
- 金虬(qiú):金色的龙,这里形容酒的光泽。
- 舋舋(xìn)谈:高谈阔论。
- 呜呜缶(fǒu):指击缶发出的声音,缶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 瓢空:指酒杯空了。
- 谋诸妇:指与妻子商量再取酒。
- 身闲:指身体闲适,无事可做。
- 文笔峰:地名,可能指某个山峰或文人聚集的地方。
- 探支:指提前支取。
- 西风:指秋风。
- 重九: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翻译
中秋之夜,云彩变幻莫测,我无法驱散遮挡月光的云层。今夜海风从东南吹来,卷走了所有的尘埃,清除了微小的污垢。
碧空万里,月亮如冰壶般清冷,清光洒在我的酒杯上。栖息的鸟儿在露水中翻飞,寒月中的玉兔似乎在捣着霜臼。
有嘉宾与我平生欢喜,这样的良宵怎能辜负。邻家的美酒风味绝佳,只需三百青钱就能换来一斗。
桂花正香,菊花还未全开,莼菜汤和橙子都已准备好。酒杯反射着白兽般的光芒,酒液如绿波荡漾,金龙在其中游走。
我虽断荤但不断酒,喜欢客人将月光与酒一同吞下。兴致高涨时高谈阔论,歌声自答,击缶声呜呜作响。
这样的快乐百年能有几次?酒杯空了,我更想与妻子商量再取酒。身闲无事是古人所贵,有客无酒时则不。
但愿月光常入杯中,年年岁岁为君祝寿。明天我还要登上文笔峰,提前感受秋风,庆祝重阳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与宴饮场景,通过对月光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碧天万里开冰壶”、“绿波荡摇金虬走”,展现了月光的清冷与酒光的璀璨。同时,诗人的情感真挚,语言流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和诗人的豪放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