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芙蓉山八首

· 何中
岧岧青芙蓉,峻秀琢寒玉。 危流千丈飞,铿鍧石相触。 幽閟鱼龙宫,荒寒雾雨蓄。 凄神不可留,前登散遐瞩。 参差杂花动,香气汎深谷。 日照丹霞开,万峰洗晴绿。 同心有长镵,缓寻灵药斸。 葛仙早见招,庶得从所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岧岧 (tiáo tiáo):形容山峰高耸的样子。
  • 芙蓉:这里指芙蓉山,一种山名。
  • 峻秀:形容山峰陡峭而美丽。
  • 琢寒玉:比喻山峰像精雕细琢的冷玉一样。
  • 危流:指险峻的瀑布。
  • 铿鍧 (kēng hōng):形容水声响亮。
  • 幽閟 (yōu bì):幽深而封闭。
  • 鱼龙宫:比喻深邃的水域。
  • 荒寒:荒凉寒冷。
  • 雾雨蓄:雾气和雨水积聚。
  • 凄神:凄凉的神情或气氛。
  • 遐瞩 (xiá zhǔ):远望。
  • 参差 (cēn cī):不齐的样子。
  • (fàn):同“泛”,弥漫。
  • 丹霞:指红色的霞光。
  • 长镵 (cháng chán):一种长柄的锄头。
  • 灵药斸 (zhú):寻找灵药。
  • 葛仙:指道教中的葛洪,传说中的仙人。
  • 见招:被召唤。

翻译

高耸的青色芙蓉山,峻峭秀丽如同精雕的寒玉。险峻的瀑布从千丈高处飞泻而下,水声铿锵,石头相互碰撞。幽深封闭的鱼龙宫,荒凉寒冷,雾气和雨水积聚。凄凉的气氛让人不愿停留,向前攀登,远望四周。参差不齐的杂花摇曳,香气弥漫在深谷中。阳光照耀下,丹霞般的霞光展开,万座山峰洗去了晴朗的绿色。手持长柄锄头,同心协力寻找灵药。葛仙早已召唤,希望能得偿所愿。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芙蓉山的壮丽景色,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的高峻、水的奔腾以及自然的神秘与美丽。诗中“岧岧青芙蓉,峻秀琢寒玉”以玉喻山,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峻峭与美丽。后文通过对瀑布、深谷、霞光等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最后提到寻找灵药和葛仙的召唤,寄托了对超脱尘世、追求仙境的向往。

何中

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 2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