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诚夫兄丽正门外晚归

· 宋褧
碧霄云物献诗题,双阙西边日驭低。 弦月弯环城上塔,锦霞鲜丽水南堤。 仙郎下直辞鸡树,猎骑收围撤兔蹄。 争笑閒身空七尺,不因鼕鼓卧幽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霄:蓝天。
  • 云物:景物,景色。
  • 双阙: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也代指宫门。
  • 日驭:太阳,因其运行不息,故称。
  • 弦月:半圆形的月亮,特指农历每月初七八的月亮。
  • 锦霞:绚丽的云霞。
  • 仙郎:对年轻男子的美称。
  • 下直:下班,离开值班的地方。
  • 鸡树:指中书省官署,典出《三国志·魏志·刘放传》。
  • 猎骑:骑马打猎的人。
  • 兔蹄:捕兔的工具。
  • 閒身:闲散的身躯。
  • 鼕鼓:鼕,即“冬”,鼕鼓指冬天的鼓声。
  • 幽栖:隐居。

翻译

蓝天上的景色仿佛在邀请诗人题诗,双阙西边的太阳似乎低垂。半圆的月亮像弯弓一样挂在城塔之上,绚丽的云霞如同锦缎般铺展在水南堤上。年轻的官员下班离开中书省,骑马打猎的人们收起了捕兔的工具。人们争相嘲笑我这闲散的身躯,却不知我不因冬日的鼓声而卧于隐居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宫廷外的傍晚景色,通过“碧霄”、“双阙”、“弦月”、“锦霞”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自然的和谐。诗中“仙郎下直”与“猎骑收围”两句,既描绘了官员下班的情景,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结束与自然生活的开始。结尾的“争笑閒身空七尺,不因鼕鼓卧幽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自嘲,体现了元代士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与自我调侃的态度。

宋褧

宋褧

元大都人,字显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谥文清。有《燕石集》。 ► 6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