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原功大监南归

渐觉文星阙下稀,奎章两见送行诗。 渭城朝雨歌三叠,湘水秋风赋九疑。 国典紬金藏凤阙,词臣步玉即龙墀。 席前时有苍生问,可向江南久别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星:指文学才俊。
  • 阙下:宫阙之下,指朝廷。
  • 奎章:指皇帝的诗文。
  • 渭城:地名,今陕西咸阳市。
  • 三叠:指《渭城曲》中的“渭城朝雨浥轻尘”,重复歌唱三次。
  • 湘水:湘江,在今湖南省。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传说中舜帝的陵墓所在地。
  • 国典:国家的典籍。
  • 紬金:指珍贵的文献。
  • 凤阙:指皇宫。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
  • 步玉:指步入皇宫。
  • 龙墀:指皇帝的御座。
  • 苍生:指百姓。
  • 别离:离别。

翻译

渐渐感觉到朝廷中文才之士日渐稀少,两次见到皇帝的诗文送别。渭城的朝雨中,我们唱了三遍《渭城曲》,湘江的秋风里,我们吟诵了九疑山的赋。国家的珍贵文献藏在皇宫中,文学侍从之臣步入皇宫御座前。在席间,时常有人询问百姓的疾苦,怎能长久地向江南离别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中文才之士减少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诗中通过“渭城朝雨”和“湘水秋风”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离别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典籍的珍视和对文学侍从之臣的敬仰。最后,诗人以“苍生问”作结,表达了对百姓疾苦的关心,以及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吴全节

元饶州安仁人,字成季,号闲闲,又号看云道人。年十三学道于龙虎山。尝从大宗师张留孙至大都见世祖。成宗大德末授玄教嗣师。英宗至治间,留孙卒,授玄教大宗师、崇文弘道玄德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工草书。有《看云集》。 ► 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