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飞蓬落镜已皤然,坐览陈编阅岁年。 五斗折腰陶靖节,一经教子汉韦贤。 荷锄不识黄金贵,睨柱能归白璧全。 慨想前脩有如此,我生堪愧复堪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飞蓬(fēi péng):随风飘动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皤然(pó rán):形容头发花白。
  • 陈编:古旧的书籍。
  • 五斗折腰:指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比喻清高不屈。
  • 陶靖节: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
  • 一经教子:指汉代韦贤以经学教育子女。
  • 汉韦贤:汉代著名的经学家。
  • 荷锄:扛着锄头,指从事农耕。
  • 睨柱:斜视柱子,形容不屑一顾的态度。
  • 白璧全:完整的白玉,比喻人格完整无缺。
  • 慨想:感慨地回想。
  • 前脩(xiū):前贤,指古代的贤人。

翻译

飞蓬般的头发已变得花白,我坐着翻阅古书,度过了许多岁月。 像陶渊明那样不为五斗米折腰,像汉代的韦贤一样以经学教育子女。 扛着锄头,不识黄金的珍贵;斜视柱子,却能让白璧保持完整。 感慨地回想古代贤人如此,我的生活既令人惭愧又令人怜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反思。诗中通过“飞蓬落镜已皤然”描绘了诗人年老的形象,而“坐览陈编阅岁年”则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陶渊明和韦贤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清高品格和教育传承的重视。最后,诗人以“慨想前脩有如此,我生堪愧复堪怜”作结,既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也流露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和自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吴景奎

元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