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忆钱唐二首

湖山锦绣照青春,烽火惊心岁在辰。 文武衣冠全盛日,旄倪歌舞太平人。 金戈铁马消氛祲,翠阁朱楼起战尘。 赖有总戎云鸟陈,阚如虓虎捷如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所和诗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诗。
  • 钱唐:即钱塘,今杭州市。
  • 湖山:指西湖及其周边的山。
  • 锦绣:比喻美丽的景色。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
  • 岁在辰:指某个特定的年份。
  • 文武衣冠:指文武官员。
  • 全盛日:最繁荣昌盛的时期。
  • 旄倪: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这里指旗帜。
  • 歌舞太平人:指在和平时期享受歌舞升平生活的人们。
  • 金戈铁马:金属制的戈,配有铁甲的战马,形容战士的雄壮。
  • 氛祲(jìn):不祥之气,比喻战乱。
  • 翠阁朱楼:指华美的建筑。
  • 战尘:战争的烟尘。
  • 总戎:总管军事的人。
  • 云鸟陈:像云和鸟一样布阵,形容阵势的灵活多变。
  • 阚如虓虎:形容勇猛如虎。
  • 捷如神:形容行动迅速如神。

翻译

西湖及其周边的山脉如同锦绣般映照着青春的气息,但战争的烽火让人心惊,这一年份令人忧虑。在文武官员鼎盛的时期,旗帜飘扬,人们在和平中歌舞升平。金属制的戈和铁甲战马消除了不祥之气,但华美的建筑却因战争而蒙上了尘土。幸好有总管军事的人像云和鸟一样灵活布阵,勇猛如虎,行动迅速如神,保卫了这片土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钱塘地区的繁荣与战争的对比,通过“湖山锦绣”与“烽火惊心”的对比,展现了美景与战乱的冲突。诗中“文武衣冠全盛日”与“金戈铁马消氛祲”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对和平时期的怀念,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最后,诗人以“总戎云鸟陈,阚如虓虎捷如神”赞美了军事指挥者的英勇与智慧,为诗篇增添了一抹亮色。

吴景奎

元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