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一幅吟笺写八分,风神萧远过羊欣。 兰苕翡翠偏怜我,锦绣琅玕莫报君。 江上草堂连野竹,山幽桂树倚秋云。 高情自得沧洲趣,欸乃渔歌隔岸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吟笺:指诗稿。
  • 八分:古代书法的一种字体,此指书法作品。
  • 风神:风采神韵。
  • 萧远:高远,超凡脱俗。
  • 羊欣:东晋书法家,此处用以比喻书法的高超。
  • 兰苕翡翠:兰苕,兰草的茎;翡翠,一种美丽的鸟。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锦绣琅玕:锦绣,华美的丝织品;琅玕,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美好的东西。
  • 沧洲趣:指隐居山林的乐趣。
  • 欸乃:形容摇橹声。

翻译

一张诗稿上书写着八分字体,其风采神韵超凡脱俗,甚至超过了东晋书法家羊欣的作品。兰草的茎和翡翠鸟特别让我喜爱,而那些华美的丝织品和美玉,虽然珍贵,却无法回报给你。江边的草堂周围环绕着茂密的野竹,山中的幽静之处,桂树依偎在秋云之下。高雅的情趣自然得到了隐居山林的乐趣,隔岸传来的摇橹声和渔歌,更是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远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一幅书法作品和自然景色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高雅艺术和自然山水的向往与赞美。诗中“吟笺写八分”展现了书法的艺术魅力,而“兰苕翡翠”与“锦绣琅玕”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珍视。结尾的“沧洲趣”和“欸乃渔歌”更是深化了隐逸山林、远离尘嚣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吴景奎

元婺州兰溪人,字文可。七岁力学如成人,年十三为乡正。刘贞为浙东宪府掾,辟为从事,后荐署兴化路儒学录,以母老辞不就。博学,尤善为诗,词句清丽,有唐人风。有《药房樵唱》。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