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二首

· 何中
洛人倾国赏牡丹,东家绣毂西家园。黄鹂紫燕新得意,柔云如酥花迷魂。 游人寂寂归何处?花亦年年占风雨。江南却遇李龟年,苏州空感杨开府。 谁吹玉笛断人肠,斜桥浅浅流水香。惟有千年老铜狄,看尽人间几夕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洛人:洛阳人。
  • 倾国:形容女子美貌,这里指人们倾尽全力。
  • 赏牡丹:欣赏牡丹花。
  • 绣毂:华丽的车辆。
  • 东家:东边的邻居。
  • 西家:西边的邻居。
  • 黄鹂:一种鸟,鸣声悦耳。
  • 紫燕:紫色的燕子,这里泛指燕子。
  • 得意:心情愉快。
  • 柔云:柔软的云朵。
  • 如酥:像酥油一样柔软细腻。
  • 迷魂:使人陶醉。
  • 寂寂:安静无声。
  • 归何处:回到哪里。
  • 占风雨:经受风雨。
  • 李龟年:唐代著名音乐家。
  • 杨开府:指杨贵妃的家族。
  • 玉笛:玉制的笛子。
  • 断人肠:形容音乐极其悲伤,令人心碎。
  • 斜桥:斜坡上的桥。
  • 浅浅:形容水流缓慢。
  • 流水香:流水带来的清新气息。
  • 铜狄:铜制的狄人像,古代用于计时的仪器。
  • 几夕阳:多少次日落。

翻译

洛阳的人们倾尽全力欣赏牡丹花,东边的邻居驾着华丽的车辆,西边的家园也是如此。黄鹂和紫燕都心情愉快,柔软的云朵像酥油一样细腻,花儿让人陶醉。

游人安静无声地回到哪里?花儿每年都要经受风雨。在江南遇到了李龟年,在苏州却空感杨贵妃家族的荣光已逝。

是谁吹奏的玉笛,音乐悲伤得令人心碎,斜坡上的桥下流水缓慢,带来清新的气息。只有那千年的铜制狄人像,看着人间经历了多少次日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洛阳牡丹盛开的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慨。诗中通过对牡丹、黄鹂、紫燕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后半部分则通过李龟年和杨开府的典故,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无常的哀愁。最后,以铜狄看尽人间夕阳的意象,深化了诗的哲理意味,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何中

元抚州乐安人,字太虚,一字养正。少颖拔,以古学自任,学弘深该博。文宗至顺间,应行省之请,讲授于龙兴路东湖、宗濂二书院。有《通鉴纲目测海》、《通书问》、《知非堂稿》。 ► 255篇诗文

何中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