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思

鹦鹉本聪慧,不与凡鸟同。 因以巧言语,何由脱樊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鹦鹉:一种能模仿人说话的鸟,常被用来象征聪明和机智。
  • 聪慧:聪明而有智慧。
  • 凡鸟:普通的鸟,这里指不具有模仿人说话能力的鸟。
  • 巧言语:巧妙的话语,这里指鹦鹉模仿人说话的能力。
  • 脱樊笼:摆脱束缚,樊笼指鸟笼,比喻束缚或限制。

翻译

鹦鹉原本聪明且有智慧,不同于普通的鸟类。 它因为能说巧妙的人类语言,却如何能摆脱被困的笼子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鹦鹉的比喻,表达了智慧与自由之间的矛盾。鹦鹉虽然聪明,能模仿人类的语言,但这种能力并没有帮助它获得自由,反而使它更加被困在笼中。诗中透露出对智慧与自由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智慧可能带来的束缚的隐忧。整体上,诗歌简洁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朱希晦

元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1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