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枫林登东山楼有感

· 朱同
楼隐乔林白日长,桂花不断四时香。 山蒸岚气作朝雨,竹引水风生晚凉。 身在岂应愁计拙,兴来时复动诗狂。 东山一为苍生出,赢得人间话几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乔林:高大的树林。
  • 四时:四季。
  • :此处指山中的雾气升腾。
  • 岚气:山中的雾气。
  • 岂应:怎么应该。
  • 兴来:兴致来时。
  • 时复:时常。
  • 动诗狂:激发写诗的激情。
  • 东山:此处指隐居的地方。
  • 一为:一旦为了。
  • 苍生:百姓。
  • 赢得:获得。
  • 话几场:谈论几次。

翻译

楼阁隐匿在高大的树林中,白昼显得格外漫长,桂花的香气四季不断。山中的雾气升腾,化作清晨的雨露,竹林间的水风带来夜晚的凉爽。身处此地,怎么应该感到计谋拙劣,兴致来时,时常激发我写诗的激情。一旦为了百姓而离开隐居的东山,就会在人间留下几次谈论的话题。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诗中,“楼隐乔林”与“桂花不断”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而芬芳的环境,而“山蒸岚气”与“竹引水风”则生动地表现了山中气候的变化与自然的和谐。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同时也透露出对社会责任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豁达的胸怀。

朱同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大同,号朱陈村民,又号紫阳山樵。朱升子。洪武中举明经,官至礼部侍郎。有文武才,工图绘,时称三绝。坐事死。著有《覆瓿集》。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