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七夕歌忆升庵杨公因寄

一宵争抵一年长,犹度金针到绣床。 天下真成长会合,昆明池上两鸳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滇南:指云南地区。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
  • 升庵杨公:指杨慎,明代文学家,号升庵。
  • 争抵:争辩,这里指比较。
  • 金针:指缝纫用的针,七夕有女子穿针乞巧的习俗。
  • 绣床:绣花的架子,这里指女子的绣花活动。
  • 昆明池:位于今云南省昆明市,古时为滇池的一部分。
  • 两鸳鸯:比喻恩爱夫妻或情侣。

翻译

一夜的相聚怎能比得上一年的漫长, 但即便如此,我仍用心穿针引线,在绣床上忙碌。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长久相聚是难得的, 就像昆明池上的那对鸳鸯,永远相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七夕的习俗和昆明池上的鸳鸯,表达了作者对长久爱情的向往和对杨慎的思念。诗中“一宵争抵一年长”巧妙地将七夕短暂的相聚与一年的分离对比,突出了相聚的珍贵。后两句以昆明池上的鸳鸯为喻,形象地描绘了理想中的长久会合,寄托了作者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