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曲
平明出门去,驱车升上头。
岚光青可掬,山色翠如流。
黄莺鸣远树,白云起深湫。
莲宫日辉辉,松观风飕飕。
猿吟窥果熟,鹿眠藉莎柔。
因怜尘世浊,翻爱山中幽。
蓬壶阻东海,羽人在丹丘。
安得驭飞凤,万里恣遨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 岚光:山间雾气反射的光。
- 青可掬:形容山色青翠,仿佛可以用手捧起来。
- 莲宫:指寺庙,因其常建于山中,如莲花般清净。
- 松观:松树下的道观。
- 飕飕:形容风声。
- 尘世浊:指人世间的纷扰和污浊。
- 蓬壶:传说中的仙山,位于东海。
- 羽人:神话中的仙人,因能飞翔而得名。
- 丹丘:神话中的仙境。
- 驭飞凤:驾驭凤凰飞翔。
翻译
天刚亮就出门,驾车攀上山巅。山间的雾气反射着青光,仿佛可以伸手捧起,山色翠绿如水流。黄莺在远处的树上鸣叫,白云从深谷中升起。寺庙在阳光下闪耀,松树下的道观中风声飕飕。猿猴窥视着成熟的果实,鹿儿在柔软的草地上安睡。因为怜悯尘世的污浊,反而更加喜爱山中的幽静。东海的蓬壶仙山阻隔了去路,仙人居住在遥远的丹丘。我多么希望能驾驭凤凰,在万里长空中自由遨游。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清晨登山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诗中“平明出门去,驱车升上头”直接点明了时间与行动,而“岚光青可掬,山色翠如流”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色的清新与流动感。后文通过对黄莺、白云、寺庙、松风等元素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山中的宁静与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处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仙境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