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舟中

· 佘翔
乘槎千里客,一叶下鄱阳。 雁起闽天迥,烟连楚水长。 江鱼投网罟,海燕逐帆樯。 暮雨潇潇急,鸣桡欲断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乘槎(chá):古代传说中指乘木筏或竹筏在星河间往来。
  • :旅人。
  • 鄱阳:古地名,今江西省鄱阳县,位于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处。
  • 闽天:福建省的天空,闽是福建的简称。
  • (jiǒng):辽远。
  • 烟连楚水:烟雾弥漫,连接着湖北一带的水域。
  • 网罟(gǔ):捕鱼的网。
  • 帆樯(qiáng):船上的帆和桅杆。
  • 暮雨:傍晚时分的雨。
  • 潇潇:形容雨声或风声。
  • 鸣桡(ráo):摇桨的声音。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远方的旅人乘坐小舟,漂泊来到鄱阳湖畔。 大雁从福建的天空飞起,天空显得格外辽阔; 烟雾笼罩着湖北的水面,绵延不断,波光粼粼。 江中的鱼儿落入渔网,海燕在船帆间穿梭飞翔。 傍晚时分,雨点急促落下,摇桨声中透出无尽的哀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途跋涉的游子,在鄱阳湖上所见的景象以及内心的感触。诗人以乘槎客自比,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旅程的艰辛。雁阵南飞与烟波浩渺的水景形成对比,寓含了时光流转、旅途遥远的意象。江鱼被捕和海燕追逐帆樯,既展现了自然生态,也暗喻人生的起伏不定。最后,暮雨潇潇与鸣桡断肠相映成趣,流露出诗人孤独落寞的情绪,寓言了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佘翔

明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 12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