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坛二首

四面诸山若附庸,突然中起最高峰。 每看晴日移坛影,常说寒潭卧黑龙。 沆瀣要和千岁药,茯苓先斸万年松。 拟寻活计参真趣,又隔烟萝第几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附庸: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
  • 突然:形容事物出现得迅速而意外。
  • 移坛影:指太阳移动导致坛影的变化。
  • 寒潭:寒冷的深水潭。
  • 黑龙:传说中的神秘生物,常与深潭、深渊相关联。
  • 沆瀣:夜间的水气,也指仙气。
  • 千岁药:传说中能使人长寿的药物。
  • 茯苓:一种草药,常用于中药配方中。
  • (zhú):挖掘。
  • 万年松:指古老的松树,象征长寿。
  • 活计:生计,这里指修行或修炼的方法。
  • 真趣:真正的意义或乐趣。
  • 烟萝:指烟雾缭绕的藤萝,比喻隐秘或难以达到的地方。

翻译

四周的山峰仿佛是依附于此,突然间耸立起最高的山峰。 每当晴朗的日子,太阳移动使得坛影随之变化,常听说寒冷的深潭中躺着神秘的黑龙。 想要采集夜间的仙气来炼制千年不老药,先要挖掘万年古松下的茯苓。 打算寻找修行的方法来参悟真正的乐趣,却又隔着层层烟雾缭绕的藤萝,不知要穿越多少重才能到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景象,通过对周围山峰、晴日坛影、寒潭黑龙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诗中“沆瀣要和千岁药,茯苓先斸万年松”体现了诗人对炼丹修仙的浓厚兴趣,而“拟寻活计参真趣,又隔烟萝第几重”则表达了对修行之路的迷茫与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道教色彩和神秘主义的韵味。

丘处机

丘处机

金登州栖霞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出家,为重阳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间,居磻溪、陇州等地,结交士人,曾应金世宗召至中都。后仍还居栖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应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见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问长生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以天道好生为言。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东还。在燕以玺书释奴为良达二三万人。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述其事甚详。有《磻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