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

当时悉达悟空晴,发轸初来燕子城。 北至大河三月数,西临积雪半年程。 不能隐地回风坐,却使弥天遂日行。 行到水穷山尽处,斜阳依旧向西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悉达:即悉达多,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本名。
  • 悟空晴:领悟了空性的真谛。
  • 发轸:出发,启程。
  • 燕子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一个有燕子聚集的地方。
  • 北至大河:指北方的某条大河。
  • 三月数:三个月的时间。
  • 西临积雪:向西面对积雪的地方。
  • 半年程:半年的时间。
  • 隐地回风坐:隐居于地,回旋于风中静坐。
  • 弥天遂日行:形容行程漫长,日复一日。
  • 水穷山尽:形容路途的尽头,无路可走。
  • 斜阳依旧向西倾:斜阳依旧向西倾斜,比喻时间的流逝和方向的不变。

翻译

当时悉达多领悟了空性的真谛,启程之初来到了燕子城。 向北到达大河需要三个月,向西面对积雪则要半年的时间。 无法隐居于地,回旋于风中静坐,却要日复一日地长途跋涉。 走到路的尽头,山穷水尽之处,斜阳依旧向西倾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悉达多(释迦牟尼)的修行旅程,通过地理和时间的描述,展现了其旅途的艰辛和漫长。诗中“北至大河三月数,西临积雪半年程”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遥远和艰难。末句“斜阳依旧向西倾”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了修行之路的永恒和不变,表达了修行者对真理追求的坚持和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修行者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丘处机

丘处机

金登州栖霞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出家,为重阳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间,居磻溪、陇州等地,结交士人,曾应金世宗召至中都。后仍还居栖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应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见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问长生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以天道好生为言。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东还。在燕以玺书释奴为良达二三万人。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述其事甚详。有《磻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