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驿路

极目山川无尽头,风烟不断水长流。 如何造物开天地,到此令人放马牛。 饮血茹毛同上古,峨冠结发异中州。 圣贤不得垂文化,历代纵横只自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泺驿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 风烟:风和烟雾,常用来形容景象的辽阔。
  • 造物:指创造万物的主宰,即自然或天意。
  • 饮血茹毛:形容原始的生活方式,吃生肉喝生血。
  • 上古:远古时代。
  • 峨冠结发:指戴着高高的帽子,头发结成髻,古代士人的装束。
  • 中州:指中原地区,即黄河中下游一带,古代中国的文化中心。
  • 圣贤:指古代的圣人和贤人,他们代表了文化和道德的最高标准。
  • 文化: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 历代:指过去的各个朝代。
  • 纵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翻译

远望山川,似乎没有尽头,风和烟雾连绵不断,江水长流不息。 自然是如何开辟这片天地的呢?到了这里,让人不禁想要放牧马牛。 这里的人们过着原始的生活,吃生肉喝生血,与上古时代无异; 他们戴着高高的帽子,头发结成髻,与中原地区的装束不同。 圣贤们未能在这里留下文化的痕迹, 历代以来,这里的人们只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边远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景象。诗人通过对无尽山川、不断风烟和长流江水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辽阔与永恒。诗中提到的“饮血茹毛”和“峨冠结发”对比了当地原始的生活方式与中原文化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播的思考。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上人们自由生活的羡慕与对文化传承的遗憾。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丘处机

丘处机

金登州栖霞人,字通密,号长春子。十九岁出家,为重阳真人王哲弟子,全真道教七真之一。金大定间,居磻溪、陇州等地,结交士人,曾应金世宗召至中都。后仍还居栖霞山中。成吉思汗十四年,应召率弟子李志常等西行。见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问长生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并以天道好生为言。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十八年东还。在燕以玺书释奴为良达二三万人。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西游记》,述其事甚详。有《磻溪集》、《鸣道集》、《大丹直指》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