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雪坡太守东阡道中二首

淮楚纷纷际,谁怜老逸民。 一为吴郡客,三见洞庭春。 世路间关久,侯门接纳频。 麻衣犹似雪,不敢涴缁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淮楚:指淮河流域和楚地,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 逸民:指隐居不仕的人。
  • 吴郡:古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 洞庭春:指洞庭湖的春天,这里可能指作者在洞庭湖一带度过了三个春天。
  • 世路间关:指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 侯门接纳频:指贵族或有权势的人家频繁地接纳作者。
  • 麻衣:指粗布衣服,常用来形容贫寒或隐士的服饰。
  • (wò):污染,弄脏。
  • 缁尘:黑色的尘土,比喻世俗的污染。

翻译

在淮楚地区纷乱的时期,有谁会怜悯我这个老隐士呢?我作为吴郡的客人,已经三次见证了洞庭湖的春天。人生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而贵族之家却频繁地接纳我。我的麻衣依旧洁白如雪,不敢让它沾染上世俗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动荡时期作为隐士的孤独与坚守。诗中,“淮楚纷纷际”描绘了时代的混乱,而“老逸民”则凸显了作者的隐逸身份。通过“吴郡客”和“洞庭春”的叙述,展现了作者漂泊的生活状态。后两句“世路间关久,侯门接纳频”揭示了作者虽历经世事艰难,却仍受到权贵的接纳,但即便如此,他仍保持着隐士的清高,不愿让世俗的尘埃污染自己的心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抗拒。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