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冠盖:古代官员的帽子和车盖,借指官员。
- 通津:重要的渡口,这里指重要的场合。
- 后尘:跟随在别人之后,比喻追随、效仿。
- 淮南招隐曲:指古代淮南王刘安招揽隐士的诗作。
- 谪仙人:被贬下凡的仙人,这里指高人雅士。
- 鹓鸾:传说中的神鸟,比喻高贵的人物。
- 鸿鹄:大雁和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退朝:官员下班离开朝廷。
- 竹轩:用竹子搭建的小屋,常用来指隐居或清雅的居所。
翻译
回忆起曾经陪伴着一群官员聚集在重要的场合,我这样的下层士人却无法追随他们的脚步。我曾和淮南王刘安的招隐诗作有过交集,有幸结识了天上的谪仙人。在那些高贵的人物中,我难以找到可以并肩的伙伴,而那些志向远大的人则高高飞翔,不可驯服。遥想当年退朝时,香风满袖,我还在竹轩中题诗,纪念那春日的雅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与高官雅士交往的怀念,以及对自己身份地位的自谦。诗中通过“冠盖”、“后尘”等词语,描绘了诗人曾经参与的盛大场合,而“淮南招隐曲”、“谪仙人”则展现了诗人与高雅文化的联系。后两句以“鹓鸾”、“鸿鹄”自比,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志向的向往,以及对无法与这些高人并肩的遗憾。结尾的“退朝香满袖”和“题诗还记竹轩春”则流露出诗人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留恋。
成廷圭的其他作品
- 《 和崔元初秋日舒怀感时叙旧情见乎辞 》 —— [ 元 ] 成廷圭
- 《 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 》 —— [ 元 ] 成廷圭
- 《 墨梅 》 —— [ 元 ] 成廷圭
- 《 题宫人汲井 》 —— [ 元 ] 成廷圭
- 《 过吴江华严寺赠断云讲主 》 —— [ 元 ] 成廷圭
- 《 送澧州王伯颜治中公昔征蛮有功 》 —— [ 元 ] 成廷圭
- 《 送谷君王都事赴南台御史 》 —— [ 元 ] 成廷圭
- 《 三月十五陪乌本初同佥李希颜祭余廷心大参于断崖因赋是诗以约明年更祭云 》 —— [ 元 ] 成廷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