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辂院叔过山庐意行甚适夜过半乃知醉卧山中而亲友或去或留因借渊明时运暮春篇一笑
宿戒亲友,蓐食诘朝。
携幼偕往,历览江郊。
鸣吭在谷,时云在霄。
灼灼桃华,青青麦苗。
且行且扶,且憩且濯。
桥有危蹑,湖有遐瞩。
古人惜春,常苦不足。
又一月多,何如其乐。
狷者隐沦,狂者咏沂。
千载彭泽,异致同归。
匪怨匪荒,天趣发挥。
大阮静渊,心慕以追。
暑嬉我林,夕偃我庐。
或醉或逃,听客所如。
林堕片月,室耿残壶。
一笑成诗,良非起予。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侍辂院叔:指在官府中侍奉的叔父。
- 宿戒:前一晚的准备。
- 蓐食:早晨未起床就进食。
- 诘朝:次日早晨。
- 鸣吭:鸟鸣。
- 灼灼:形容桃花鲜艳。
- 狷者:性格急躁的人。
- 咏沂:指在沂水边吟咏。
- 匪怨:不怨恨。
- 匪荒:不荒废。
- 大阮:指阮籍,魏晋时期的文学家。
- 静渊:深沉宁静。
- 暑嬉:在暑天嬉戏。
- 夕偃:傍晚休息。
- 残壶:剩余的酒。
翻译
前一晚就与亲友约定,早晨未起床就进食,准备次日早晨出发。带着年幼的孩子,一同游览江边的郊野。山谷中鸟儿鸣叫,天空中云彩飘荡。桃花鲜艳,麦苗青青。边走边扶,边休息边洗濯。桥上有危险,湖边有远眺。古人常因春天短暂而惋惜。再过一个月,春天就结束了,何等的快乐。性格急躁的人隐居,狂放的人在水边吟咏。千百年前的彭泽,与现在异曲同工。不怨恨,不荒废,自然地发挥天性。阮籍深沉宁静,心中向往并追求。在暑天嬉戏于我的林中,傍晚在我的庐舍休息。或醉或逃,任由客人自由。林中落下一片月光,室内还剩残酒。一笑之间,诗意盎然,并非只是启发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与亲友共游江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古人情感的共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诗中“鸣吭在谷,时云在霄”等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春日江郊的画卷,而“古人惜春,常苦不足”则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最后,通过“一笑成诗”的轻松笔触,展现了作者随和、豁达的生活态度。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
牟巘的其他作品
- 《 和马侯游何山 》 —— [ 元 ] 牟巘
- 《 东坡九日尊俎萧然有怀宜兴高安诸子侄和渊明贫士七首余今岁重九有酒无肴而长儿在宜兴诸儿苏杭溧阳因辄继和 》 —— [ 元 ] 牟巘
- 《 杨求仁路教游何道山之明日余始自洞庭归恨不与隽游漫趁韵一笑 》 —— [ 元 ] 牟巘
- 《 真隐诗 》 —— [ 元 ] 牟巘
- 《 和德清曹鲁郊七十一吟 》 —— [ 元 ] 牟巘
- 《 四安道中所见 其二十 》 —— [ 元 ] 牟巘
- 《 倦书图 》 —— [ 元 ] 牟巘
- 《 仲实示中秋诗甚恨不同此乐用韵一笑病中殊无思也 》 —— [ 元 ] 牟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