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德清曹鲁郊七十一吟

· 牟巘
元日书甲子,晓槃问五辛。 颇记绛县老,宜有善颂陈。 君乎生是岁,早晚战伐尘。 明年七十二,旧谍无纠纷。 斜飞滞栖枳,旁观叹积薪。 欸乃来泽国,比屋多嚬呻。 何由跻寿域,君勿开荒榛。 遗以大有年,在在鼓腹人。 非徒事勾稽,耄稚情日亲。 溪流甚清泚,鹅山亦嶙峋。 胡为动乡思,便欲乞其身。 驾言登东山,遐眺穷崖垠。 有时于沂浴,庶几远俗氛。 平生布衣旧,方今鼎铉臣。 挽留不听去,好语温如春。 悠然复少住,终惠此邑民。 九十以珍重,八十起渭滨。 如君老益壮,眼明无眵昏。 精力殊未衰,齿宿意自新。 盍陪英俊游,可是枯槁伦。 而况二三子,左右参鱼鳞。 从翁取青紫,且姑置垂纶。 忆昨初相识,气象清以淳。 而我已索如,发短不可耘。 蓬庐辱再访,顿觉双眉伸。 大笑向我言,六甲那解轮。 惟须饮美酒,分饷良已勤。 珍重君子意,自酌不及宾。 和气何盎盎,喜色何津津。 长我梨与枣,平地即仙宸。 勿使他馈伤,小大相参辰。 悛诵长短歌,尤足夷我神。 倘来视富贵,高情渺浮云。 想其下笔时,健能斡千钧。 君倡我当和,撚髭檐屡巡。 向来九老集,往往多沉沦。 亦欲相从去,病惫力弗臻。 似闻纪初度,先我十二旬。 看君咏薰风,笑我醉霜旻。 所期在千载,天地见本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 甲子:古代以天干地支纪年,甲子为六十年一轮回的开始。
  • 晓槃:早晨的盘子,指早餐。
  • 五辛:指五种辛辣的蔬菜,如葱、蒜等,古人认为吃五辛能驱邪。
  • 绛县老:指古代绛县的长寿老人。
  • 善颂陈:美好的颂词和陈述。
  • 战伐尘:战争的尘埃,比喻战乱。
  • 旧谍:旧时的文书或记录。
  • 纠纷:纷争,争执。
  • 栖枳:栖息在枳树上,比喻处境艰难。
  • 积薪:堆积的柴火,比喻危机。
  • 欸乃:叹息声。
  • 泽国:水乡,多指江南地区。
  • 嚬呻:呻吟,痛苦的声音。
  • 寿域:长寿的境地。
  • 荒榛:荒芜的丛林。
  • 大有年:丰收的年份。
  • 鼓腹人:吃饱饭的人,指生活富裕。
  • 勾稽:查对,核对。
  • 耄稚:老年和幼年。
  • 清泚:清澈。
  • 鹅山:山名。
  • 遐眺:远望。
  • 崖垠:山崖的边缘。
  • 沂浴:在沂水中沐浴。
  • 俗氛:世俗的气氛。
  • 鼎铉臣:指重要的官员。
  • 鱼鳞:比喻排列紧密。
  • 青紫:古代官服的颜色,代指官职。
  • 垂纶:钓鱼,比喻隐居。
  • 蓬庐:简陋的房屋。
  • 六甲:六十岁。
  • 分饷:分享食物。
  • 盎盎:充满的样子。
  • 津津:形容喜悦的样子。
  • 梨与枣:比喻丰收。
  • 仙宸:仙人的居所。
  • 参辰:参星和辰星,比喻不同的事物。
  • 悛诵:反复诵读。
  • 夷我神:使我心神安宁。
  • 倘来:如果来。
  • 斡千钧:比喻力量大。
  • 九老集:指九位老人的聚会。
  • 沉沦:指隐退或去世。
  • 初度:生日。
  • 薰风:和煦的风。
  • 霜旻:秋天的天空。
  • 本真:真实的本质。

翻译

在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我写下甲子年的字样,早晨的餐盘里放着五种辛辣的食物。我想起了古代绛县的长寿老人,他们应该有许多美好的颂词和陈述。你正好在那一年出生,经历了无数的战乱。明年你将七十二岁,过去的记录中没有任何纷争。你曾停滞不前,旁观者为你叹息,堆积如山的危机。你叹息着来到这个水乡,家家户户都在痛苦地呻吟。我们如何能达到长寿的境地,你不要开辟荒芜的丛林。愿你给予丰收的年份,让每个人都能吃饱饭。不仅仅是查对账目,老年和幼年的情感日益亲近。溪水非常清澈,鹅山也显得峻峭。为何会激起乡愁,我便想请求退休。驾车登上东山,远望山崖的边缘。有时在沂水中沐浴,希望能远离世俗的气氛。我曾是一个平民,现在成了重要的官员。我挽留你不要离去,你的话语温暖如春。你悠然地再停留一会儿,最终会惠及这个县的百姓。九十岁时要珍重,八十岁从渭滨起身。像你这样老而益壮,眼睛明亮无昏花。精力未衰,牙齿虽老但意志更新。陪伴英俊的人游玩,岂是枯槁之人所能比拟。况且还有两三个人,左右如鱼鳞般排列。跟随你追求高官,暂且放下钓鱼的念头。记得我们初次相识时,气氛清新而淳朴。而我已显得憔悴,头发短了无法再长。在你的简陋房屋中再次拜访,顿时觉得双眉舒展。你大笑着对我说,六十岁哪能再转轮。只需品尝美酒,分享食物已经很勤快。珍重你的好意,自酌不如与宾客共饮。和气充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让我长出梨和枣,平地也能成为仙人的居所。不要让其他馈赠伤害,大小事物相互参照。反复诵读长短歌,尤其能使我心神安宁。如果富贵自来,我的情感将如浮云般渺茫。想象你下笔时,力量强大能斡旋千钧。你倡导我当和,捻着胡须在屋檐下屡次巡回。想起那些九位老人的聚会,许多人已经隐退或去世。我也想跟随他们去,但病痛和疲惫使我力不从心。似乎听说你庆祝生日,提前我十二旬。看你歌颂和煦的风,笑我对秋天的天空沉醉。我们所期望的是千载难逢,天地见证我们的真实本质。

赏析

这首作品是牟巘为庆祝友人七十一岁生日而作,通过对友人生平的回顾和对未来的祝愿,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长寿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绛县老”、“战伐尘”、“积薪”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溪流甚清泚,鹅山亦嶙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和祝福,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牟巘

巘字献之,其先蜀人,徙居湖州。宋端明学士子才之子,擢进士第。官至大理少卿。子应龙,咸淳进士,元初起教授陵阳州,以上元簿致仕。当宋亡时,献之已退不任事矣。一门父子,自为师友,讨论经学,以义理相切磨。应龙遂以文章大家见推于东南。是时宋之遗民故老,伊忧抑郁,每托之诗篇以自明其志。若谢皋羽、林德阳之流,邈乎其不可攀矣。其他仇仁近、戴帅初辈,犹不免出为儒师,以升斗自给。献之以先朝耆宿,皭然不缁。元贞、大德之间,年在耄耋,岿然备一时文献,为后生之所矜式。所著《陵阳集》若干卷,次子帅府都事应复所编,国史编修程端学为之序。谓其出处有元亮大节,正不当徒以诗律求之也。 ► 4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