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叟时可大寒中见过,语余曰:“余今六十八岁矣,有一子在闽,三年无消息,顾贫且病,无所依倚,不能无求于世。”余悲之,欲济之,橐无一金。相对叹息,追和苏子赠扶风逆旅诗,载之简轴,不以送叟

· 危素
邓翁老耄食无粮,卧病愁多白发长。 千里南闽无过燕,五更秋雨乱啼螀。 年来破屋尘生甑,岁莫空山雪似墙。 愧我相逢贫到骨,悲歌此曲意苍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老耄(mào):年老。
  • 过燕:指传递消息。燕,古代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
  • (jiāng):蝉的一种。
  • (zèng):古代蒸食物的器具。
  • 岁莫:年末。

翻译

邓翁已经年老,连吃饭都成问题,卧病在床,白发苍苍。他的儿子远在千里之外的南闽,三年没有消息传来,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深夜里,秋雨中蝉声乱鸣,更添凄凉。这些年,他的破屋里积满了灰尘,连蒸食物的甑都生了尘。年末,空山中的雪像墙一样厚,他孤独无依。我与他相遇,深感自己贫穷至极,只能悲歌一曲,心情苍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老病弱、贫困无依的老翁形象,通过对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如破屋、尘生甑、空山雪墙等,深刻反映了其悲惨的生活状况。诗中“千里南闽无过燕”一句,巧妙地运用“过燕”这一典故,表达了老翁与远方儿子失去联系的无奈和悲哀。结尾的“悲歌此曲意苍茫”,则抒发了诗人对老翁命运的同情和自身无力相助的悲愤,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危素

元明间江西金溪人,字太朴,一字云林。师从吴澄、范椁,通五经。元至正间授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入明为翰林侍讲学士。与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馆学士备顾问。后以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为由谪居和州,守余阙庙。怨恨卒。有《危学士集》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