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幼初之京

· 危素
振衣鸣玉上青霄,银汉清秋转斗杓。 北阙飞龙天杳杳,南云归雁路迢迢。 朝登华岳风生腋,夜饮滦河月入瓢。 水竹清虚好真馆,刘安有赋为相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振衣:整理衣裳,表示庄重。
  • 鸣玉: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这里指官员的装束。
  • 青霄:天空。
  • 银汉:银河。
  • 斗杓:北斗七星的柄,这里指北斗星。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的地方,也泛指帝王宫禁。
  • 飞龙:比喻帝王。
  • 杳杳:深远,不见踪影。
  • 南云:指南方的云,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念。
  • 归雁:迁徙的雁,常用来象征书信或消息。
  • 迢迢:遥远。
  • 华岳:华山,五岳之一。
  • 风生腋:形容风大,使人感到凉爽。
  • 滦河:河流名,位于今河北省。
  • 月入瓢:形容月光明亮,如同可以舀入瓢中。
  • 水竹:水边的竹子,这里指清幽的环境。
  • 真馆:道士修真的馆舍。
  • 刘安:西汉时期的文学家,著有《淮南子》。

翻译

整理衣裳,佩戴鸣玉,踏上青霄,银河在清秋中转动着北斗星的柄。北方的宫阙中,飞龙般的帝王在深远的天空中不见踪影,南方的云中,归雁的路途遥远。早晨登上华山,风大得仿佛能生出腋下,夜晚在滦河边饮酒,月光明亮得仿佛可以舀入瓢中。水边的竹子清幽,适合修真的馆舍,刘安曾有赋文相招。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送别张幼初前往京城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深远的离别情感。诗中“振衣鸣玉上青霄”等句,以高远的视角和华丽的辞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朝登华岳风生腋,夜饮滦河月入瓢”,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危素

元明间江西金溪人,字太朴,一字云林。师从吴澄、范椁,通五经。元至正间授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累迁翰林学士承旨。入明为翰林侍讲学士。与宋濂同修《元史》。兼弘文馆学士备顾问。后以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为由谪居和州,守余阙庙。怨恨卒。有《危学士集》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