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江西宋子与令尹杨翼之李斯立二先生

八月凉风催早寒,家山空忆路漫漫。 沧江无处问书信,白日何人生羽翰。 晓雾瘴天迷故国,夜潮流月到长干。 诸君莫责王夷甫,我辈深惭管幼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家山:指故乡。
  • 沧江:泛指江河。
  • 羽翰:指书信。
  • 瘴天:指有瘴气的地方,常指南方。
  • 长干:地名,在今南京市。
  • 王夷甫:西晋政治家王衍,字夷甫,后世多有批评。
  • 管幼安:东汉末年名士管宁,字幼安,以清高著称。

翻译

八月的凉风预示着早寒的到来,我空自思念着遥远的故乡。江河茫茫,无法寻觅到书信的踪迹,白日之下,是谁在传递着消息呢?晨雾笼罩着瘴气弥漫的天空,遮蔽了故国的景象,夜间的潮水带着月光,流到了长干。各位不要责怪王夷甫,我们这一辈人深感惭愧,无法与管幼安相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八月的凉风、遥远的故乡、无法寻觅的书信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局的无奈感慨。诗中“沧江无处问书信”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挂念,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信息不通的忧虑。末句以王夷甫和管幼安作比,自愧不如,流露出诗人对清高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政治的失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人成廷圭的文学才华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成廷圭

元芜城人,字原常,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543篇诗文